1)第十三章 洛阳的不速之客_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冬天对于韩国来说,终究是繁忙的,从陇西到东海,从上党到巴蜀,修建驰道、开展新法、演练新兵,一桩桩的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

  尤其是青州、徐州、凉州三地,因为是新近归附,韩王嘱咐三地的州郡长官,宁可将推广新法的速度放缓一些,也不要操之过急,引发冲突。

  三地的州县官员遵从韩王的王命,无不兢兢业业,惩治贪赃枉法之徒,抚恤孤寡老弱,在一个冬天的时间里,就树立起了新政府的权威。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法会渐渐展露出成效。

  随着春节的到来,殚精竭虑了一整年的韩王总算是可以好好歇歇,如果可以的话,韩王真想日子就这么过下去。每天陪陪王后和儿子,练练剑法,找大臣下下棋,日子很是悠闲。但有些时候,你不找事,事却找你。赵国使者蔺相如的到来打破了洛阳的宁静。

  蔺相如这次是身负王命,想要跟韩王商讨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换地。

  有地就有人口,而人口才是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资源。春秋时期的八百诸侯到现在所剩无几,他们灭亡的原因不一而论,但相同点就是面积太小,人口太少。如今,各国动辄十几万人规模的战事放在春秋时期是不可想象的。在这个乱世,有战事就有成败,成功的固然不用说,好处很多;失败的一方就此一蹶不振,还是可以重新崛起,往往取决于国土的大小,人口的多少。这也是为何楚国可以绵延如此久!

  赵国这次的“诚意”不可谓不大,因为赵国想用下辖十五个县的太原郡来换取马陵以北的六座城邑。论人口,太原郡有八万户。马陵以北的六座城邑有五万户;论面积,太原郡南北超过八百里,东西超过三百里,而马陵以北的六座城邑方圆不过两百里。如果只考虑这两个因素的话,韩国无疑沾了很大的便宜。

  但考虑到如果韩国同意易地,那么秦国将几乎完全被韩国包围。之所以说是几乎,是因为秦国的上郡最北端还能和赵国的云中郡相连,但连接的地方山高路远,也称得上是与世隔绝了!秦国若是想要开疆扩土,也只能打韩国的主意。

  另一方面,马陵以北的六座城邑东连泰山郡,南接东郡,西接邯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韩国若是失去了这块土地。那就无法直接出兵渡过河水,威胁邯郸。赵国的压力会明显减轻!

  很明显,赵国的易地明显包含祸心。韩国答应了,就会失去秦国这个潜在盟友,秦、赵就有再次结盟抗韩的基础。韩国若是识破了,也说不出赵国什么,于赵国没有损失。

  所以,当韩王召集群臣商议此事的时候。许多人都沉默了。赵国给出的条件太过优渥,不答应似乎不符合韩国占便宜的习惯。答应了则是断绝了秦国与韩国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