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八章 鬼戏_民间异事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戏曲是中华传统艺术的瑰宝,古人那时候没有现在的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可以娱乐,那时候更多的是去戏院园子里听人唱戏,听别人唱小曲来丰富自己的生活,有的财主或者是大户员外甚至花重金去请戏班子,这不仅能满足自己的乐趣,还更好的证明了自己的地位,一举两得,岂不妙哉?

  但听戏你也得懂戏,你得知道里面是哪些内容或者是什么意思,而不是只听到人在台上咿咿呀呀,如果只是听个乐呵劲,那确实品味不出戏曲的那份独有韵味。

  其实,唱戏有很多规矩的。在过去的戏班子里,定了种种规矩,不管是班主还是跑龙套的都得严格遵守。如果违反了规定,违反者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处罚的方式有:开除戏班子,不许再从事戏曲演出。会被打板子,如果有那种严重的人,会被吊起来打。罚款都属于情节比较轻的了,还得到祖师爷前烧纸,磕头认罪的。

  接下来看看那时候的戏班子有哪些规矩,

  例如:“穿戏衣后,上前撩前襟,下楼提后裾。”要尊敬长辈,对老艺人要争先打招呼,让路等。还有“宁穿错,不穿错。”一说,还是很严格的。

  但在以前,你听说过戏班子闹鬼吗?你还别说,还真的发生过……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在农村有个叫王友生的人,他特别喜欢听戏,一听到有唱戏的就走不动路了。

  一天傍晚,天气又热又燥,刚吃过饭的王友生想吃点凉的东西,但又不知道哪有,突然想到村子北边有一小片地种了西瓜,于是他就有了等晚上去北边的地里面弄点西瓜吃。因为现在天还有点微亮着,如果现在去可能会被别人发现,对自己的名声不太好。于是他就打算睡一觉,等夜里再过去。

  因为在农村,人们睡得很早,所以还没到九点钟就几乎看不到灯光了。这时候的王友生是又热又渴,于是直接从床上坐起,喝了口水就穿上衣服出门了。真的是太黑了,如果不是今天有月亮,他可能连路都不好走。偶尔会听到几声狗叫。就这样走啊走,快走到北边地里时,北边的那条小路上突然有一个戏班子,已经搭好台子了,台子后面还有人在换服装,台上也有人在准备演出了,台下坐了很多人,但都是自己不认识的,穿的衣服也有点奇奇怪怪。村子里的人一个也没有,估计都是准备听戏的吧。王友生有点弄不明白,这么晚了,怎么还有戏班子,村里人都不想看戏吗?但是这对痴迷听戏的王友生是个好消息,这里竟然可以听戏,太好了!就这样王友生也找了个地方坐下准备看戏了。

  刚坐下的王友生脸上依旧是充满着喜悦,他转头跟旁边的人说:“你也来听戏啊?今天演的什么内容啊?”他一边说一遍笑着问。

  旁边的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