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08章 第 208 章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况不对劲。

  百姓们又发现,裴燕两府一车车的行当往双安港运,又搬上了官船。

  众人们便明白,他们的知州大人要走了。

  ……

  再过两日就要启程了,裴府里,上下都忙碌打点着。

  倒也没有太多物件要收拾,杨时月在双安州里并未置办店铺、产业,收拾的都是些居家东西。

  还有两个孩子平日里收藏的各类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譬如他们用惯的小勺子,自己设计的小木马、编织的竹蚂蚱,写的第一张字帖、画的第一幅画……

  小南小风样样都舍不得丢弃。

  裴少淮来去一身轻,更无什么要带的。他手握几支毛笔,立于洗砚缸前,刚换上的井水十分清洌,映照出他的身影。

  笔头置入水中,点破了倒影,裴少淮撩起宽袖,触到了井水的凉意,手指轻捻笔毫,一朵墨痕如云雾般氲开。

  秋毫去残墨,池中添乌痕。

  小南跑来,小手扒在缸沿上,踮着脚,好奇看着父亲洗墨,问道:“爹爹,你为何别的不带,偏从衙门里带这几支笔回京?”

  为何?裴少淮心想,兴许是自己已渐渐融入了这个世道,为了一身文骨罢。

  “为了来去清清白白。”裴少淮跟儿子解释道,“咱们执笔写字,蘸的虽是墨汁,但笔却要干干净净的。”

  小南似懂非懂,点头说道:“所以孩儿上回打碎砚台,弄得一身墨汁,被爹爹教训了。”

  裴少淮将洗好的笔晾挂在架上,擦干手上水渍,摸摸儿子的头说道:“笔杆子这般长,便是为了你墨不沾身。”

  小风则蹲在院子里,正在为不能将自己种的花草移回京都而伤心。

  小南小风南下时还小,对京都并无太多印象,所以回京于他们而言,更像是一场新奇的出行。

  午膳后,申二家的一边收拾餐桌,一边与陈嬷嬷唠几句闲话。

  “我本想买几匹布料带上船,以便在船上做些针线活,昨日走了好几处布店,蓝布竟都无货,真是奇了怪。”申二家的说道。

  陈嬷嬷说:“没了蓝布便拿几匹其他花色的,耽你什么事。”

  “孩子识字了,总是穿圆领蓝袍瞧着更文气一些。”

  原是打的这个主意。

  ……

  翌日,同安城的三位族长,带着好几车的名产土仪送到裴府门前,价值不菲。

  有道是“知县如扫帚,太守似畚斗,布政是驻袋,回京朝觐时,到处抖一抖,留下万般财”。

  各地的官员回京考满时,带点“名产土仪”给势宦权贵,留个好面缘,似乎早成了不成文的规则。

  这样的阵仗,在太仓州时,裴少淮就曾见过了。

  “大人回京,若不带些土产,岂不叫同僚们看低了,也叫人觉得双安州的百姓不会做事。”齐族长说道。

  陈族长也帮着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人就收下罢。”

  裴少淮拒之不收,他虽知三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