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七章 勇者子贡_尊师孔仲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是老怀大慰。

  他闭上眼睛,捋着胡须连连点头,似乎在享受弟子们的晨读声。

  忽然,学社的看门人慌里慌张的跑了进来,他绕过弟子们的座位来到孔子身边低声说道:“夫子,阳虎求见。”

  看门人的声音虽小,但还是躲不过坐在第一排的宰予的耳朵。

  心中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嘴角掩不住的笑意逼得宰予只能端起竹简,以便把脸藏在后面。

  孔子缓缓睁开眼睛,无奈的叹了口气。

  “唉,他怎么又来了?你去告诉他,就说我不在。”

  看门人俯身道:“可阳虎说,我国小宗伯的职务非您莫属,他今天非得请您出山不可。”

  “小宗伯?”

  这三个字落在孔子的耳边,犹如惊雷炸响。

  鲁国的官职承袭自周礼。

  小宗伯作为大宗伯的副手,虽然地位没有大宗伯那般显赫,但它主管的范围却十分契合孔子的心意。

  小宗伯的职权不仅包括祭祀鲁国先君宗庙与社稷坛,还要根据时节的变化分别祭祀五帝等先贤,望祀鲁国境内的名山大川、日月星辰,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天下太平。

  除此之外,还兼管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当百官乃至于国君逾越礼法时,小宗伯也有提出谏言并纠察他们的权力。

  鲁国公室的车马衣服等日常用度,国君对于臣子的私人赏赐也必须由小宗伯确认后才能真正发放。

  而授予孔子小宗伯官职的意义还不止于此,春秋中原各国的官职大多与爵位绑定。

  根据《周礼》规定,小宗伯由两位中大夫担任。

  也就是说,孔子一旦成为小宗伯,便立刻会被授予中大夫的爵位,以及与中大夫地位相匹配的封地。

  实现志向的可能性与接受官职的巨大利益近在眼前,孔子陷入了沉默。

  接受官职,等于帮助阳虎,这就是不义。

  不接受官职,就会失去这个机会,但也保全了德行。

  “唉……”

  孔子长叹一声,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取舍。

  孔子的叹息声打断了弟子们的晨读,所有人都望向孔子,不知道夫子究竟为何叹息。

  一片寂静中,子贡的声音如同楚庄王后院的那只大鹏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子我问曰:如果按照您的说法,只要能为百姓谋福祉,哪怕牺牲掉自己的名声也是可以的吗?!”

  孔子半张着嘴望向子贡,惊讶于他竟然会在一片寂静中放声晨读。

  在孔子的印象里,子贡是个知礼守节的好孩子,这种事反倒像是宰予那小子会做的。

  但为何子贡今日会一反常态呢?

  孔子忽然想到了什么,再联系到子贡的晨读内容,以及昨日师徒几人的对话,孔子禁不住和蔼的笑了出来。

  你们啊!可真是良苦用心啊!

  子贡震声道:“只顾及自己的名声,而弃百姓于不顾,这种做法,难道是仁人君子所应该赞同的吗?”

  子贡一声念完,全场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他的身上。

  孔子缓缓站起身,对着看门人朗声道:“说的对啊!弃百姓于不顾,难道就可以保全德行了吗?

  你去回复阳虎,我将要去出仕了。

  至于那些想要攻讦我的人,你们,也可以来攻讦我了!”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