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3章 溪山书院_寒门科举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文山想着讲学是七天后,那他先去拜访下府学陈训导让他找的人。

  梳洗一番,换去了一路上风尘仆仆地感觉,主仆两人好好休息了一晚。

  第二天李文山问了人,溪山书院在哪个方向,带着书童就出门。

  两个时辰后,来到溪山书院,看着山道旁的青石台阶和石头雕刻的扶手。书院依山而建,一簇楼阁庭园,仿佛笼罩在参天古木之中。

  许是圣贤诗书的文人之地,书院亭台楼阁,也沾染了清幽风雅的韵味。朱色中门紧闭,这里除了天子或者贵重人物,或者祭拜圣人,那时才会打开中门,其他人都是走侧门和角门。

  上了青石台阶,李文山敲了敲侧门。门房打开门,探出身来看到是陌生的秀才问:这位秀才,请问来溪山书院有何事?

  李文山上前说道:你好,小生徐州府府学学子李文山,我们府学的陈训导托我带了封信,因此学生求见沈敏之沈先生。

  门房上下打量了几眼李文山,便道:你稍等,我进去通传。

  等了一刻钟后,门房重新打开侧门,道:你们进来吧!今天正好沈先生在书院。

  进了门,看到回廊辗转曲折,整个布局以圣礼殿为中心,组成一个错落有致,院内建筑古朴大方,雅致不俗。

  殿堂廊房看着有数百多间,看着大概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中轴建筑共分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统祠和藏书楼。

  进入书院的仪门,上书着“学达性天”四字,意思是通过学习达到修身养性,明识天理,达到“性”与“天”齐、“性”和“天”的和谐统一。很符合古代士大夫的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书院盖的比它们府学更具文气。

  随着斋夫引路,李文山来到一处琴房。听着里面传来的袅袅余音。听着他这没学过琴的都感觉,绕梁三日的感觉,可见谈琴的人技艺是何等超群。

  斋夫道:好了,沈先生就在里面,小人告退。

  李文山对着望竹使了个眼色,望竹会意立马给了斋夫十文钱道:多谢你的引导。

  斋夫收下钱,道声谢,转身走了。

  李文山站在门外静静地听着里面的人弹琴,声音清远悠长,直透心灵。看着他的手指轻轻地拨动琴弦,一缕琴音就缓缓而来,像是从宽大的蓝天飘来,仿佛又是从深不可见的幽谷传来,一指弹下,又仿佛是一汪清泉,在盛夏之日流入心田,清凉透彻,神清气爽。

  突然琴音断了,李文山也醒了神过来,有点尴尬地摸了摸鼻子。

  看着里面的人弹完琴,道:进来吧!

  李文山听着整了整衣裳,之后立马进去:学生徐州府府学李文山,拜见沈先生。

  说着对沈敏之行了一礼。

  沈敏之把凤尾琴收好道:嗯,行了,找我何事?

  李文山恭敬答道:沈先生,府学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