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0章 到达回荆县_寒门科举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了一名当地的马车夫,一路风尘仆仆前往回荆县。

  李文山看着越靠近回荆县,周围小山坡的树木也越发茂盛。

  李文山坐在马车外和车夫聊天道:大叔,这回荆县看着都比俞州府的府城强上不少。

  车夫那张黝黑地脸漏出憨厚地笑容道:公子,这您就不知道了!回荆县可是我们俞州府的粮仓。

  李文山问道:哦?怎么回荆县有这个粮仓之名?大叔我很是好奇,你能否跟我讲讲。

  车夫笑道:公子,您问我别的我还真不知道,这回荆县我就知道了!那里的田多地很平,种麦子很轻松,田埂边还能种点豆子,所以粮食产量可是比别的县多。

  李文山听了道:那回荆县的土地挺肥沃的。

  车夫笑道:回荆县良田挺多的,百姓靠种地一年也能混个水饱。

  望竹听了忍不住说道:种田的百姓混个水饱,那这和回荆县粮仓之名可不就是虚的。

  车夫看了看望竹,笑道:小哥,关系可大了,种地的不一定吃得饱,这老百姓一年收入都是地里来得,全家那么多人就靠着它过活,怎么不会节省点。

  李文山点点头道:嗯,没错。我家以前也是种地,村里就我娘他们有个手艺,家里日子比别人好过不少。

  车夫笑着道:没想到公子原先家里也是农家,你们家可真厉害,居然能供出一个秀才。

  李文山问道:大叔客气了。大叔,可知道回荆县的四大家族吗?

  那车夫立马道:知道,府城里很多人都知道这四个家族,他们控制了大半个府城的粮价。

  李文山没想到又听到别的,便道:那四大家族,怎么能控制了粮价?

  马车夫继续道:回荆县大部分土地是他们的,其他百姓除了自己名下有两三亩地,其他都是佃四大家族的地种。所以四大家族在丰收时压价收购粮食,之后又高价把粮食卖出。

  李文山接话说道:那县太爷不管这种情况吗?

  车夫叹了口气道:没有,新粮贱卖这种事,县太爷也不能压着商铺提价,而回荆县的粮铺九成都是他们开的。我还听说有百姓看到四大家族,每年都抬几箱银子进了县衙。

  沈贞米听着说道:那百姓可是有去俞州府府衙告状吗?

  车夫眯着眼想了一会儿道:老百姓哪敢,告状有功名的人都要被先打几个板子。

  又继续道:所以大多数人都只能这样接受了,你就是不卖粮食,四大家族那么多地也不差那么点粮食,但老百姓要靠地里换点钱过日子。

  大叔,上一任县太爷在回荆县待多久了。李文山问道。

  上一任县太爷,在回荆县待了五年,今年听许多人传别人是花了巨资找了门路调走了。小老儿遇到好几个回荆县的老百姓都说,这次县令是京城来得大官,希望来的人是一个好官。马车夫挥着鞭子赶车道。

  李文山听着感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