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九章 气运值正确的打开方式_斩碎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多精神支持一番,说几句漂亮话,然后当成神经病敬而远之。但孙铮说这话,老头就笃定他一定能成功。

  这少年太神奇了,虽然他自己不承认,但所有人都猜测,他一定拥有某种通神能力!

  在秦纮的纵容下,孙铮沿着边境长城,从固原开始,兰州、凉州、肃州一路向西,每一处大城,都兴建了不同的重要工业基地。并且打造了一系列围绕核心产业的相关产业链,他要用这种方法,提升边城的经济地位。

  中原朝廷对边关的重视程度为什么一落再落?其主要原因是,传统眼光认为,这些地方都属于不毛之地,产出低下,需要不断从内地输血才能养活。如果不是为了防止鞑子入侵,这种只出不进的地方,早就被放弃了。

  饶是有大敌环伺,放弃不毛之地的说法也经常会出现在朝野舆论之中。可以相像,如果没有永乐皇帝当年坚持迁都北京,所有政府高官都住在繁华的南京城,遥远的北部边荒地,怕不早就被丢给胡人放羊了。

  反过来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这些地方能自给,甚至能赚钱上缴国库,那么还会被人忽视吗?被人重视的地方,自然会吸引到人移民落户。汉人住的多了,胡人的威胁当然随之就会减小。

  有了沿边的这一系列工业布局,短短几个月就推出了数种拳头产品。投放市场后,迅速引发追捧。而秦纮的移民实边优惠政策,更是催生了一大批冒险家。

  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当属太原巧嘴唐元盛。

  没错,就是当年曾给孙铮做过几天导游的那家伙。在吸引移民的时候,苦于国人安土重迁思维,很难说服。一般不是实在过不下去,谁愿意背井离乡,跑去和胡子拼命?

  孙铮发动四海关系网,大量招收能说会道之徒来做宣传。唐元盛在太原混的很不如意,这几年因着和小爷的关系,老何对他多番照顾。现在小爷要用人,几句热酒灌进肚,唐元盛脑门一热,收下二十两安家银子,拍拍屁股进了培训班。

  几次宣传跑下来,唐元盛发现借着拉移民这优惠,自己也能捞点好处。于是在开春这一趟送人的时候,索性就往最北边的肃州跑了一趟。

  正好当时孙铮就在肃州打理新建成的新工厂,那地方不怎么长庄稼,却很适合长麻。各种亚麻、黄麻、青麻长的漫山遍野,当地人一般会采收打麻丝,用来纺成麻绳或织成麻袋换钱。

  孙铮因地制宜,建了个亚麻纺织厂。将原本的粗麻制品抛弃,直接工业脱脂,机械纺织,制成宽幅脱脂亚麻布。成品一出来,简直亮瞎人眼。没人相信这么漂亮舒适的细布和麻袋那种粗胚是同一种材料。

  这个时节,丝绸的价值每匹市价十两到十五两之间,普通白布的价格则在每匹两钱银子左右。孙铮给亚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