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三十三章 安国成亲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闻言笑嘻嘻地对李安国拱手道:“恭喜大哥。”

  李安国笑着回了一礼道:“同喜,同喜。”

  ……

  大明有史以来,恐怕没有任何一位公主的婚事如长平公主朱媺娖这般简便。

  不说公主招驸马时要从多少青年才俊当中选拔,便是普通人家女儿的婚事也没长平公主这么简单。

  要知道古人对待婚姻的态度是非常严肃的,过程也是非常庄重的,一桩婚事从求婚到成亲共分六步,也称六礼。

  这六礼分别是:

  纳采,即男家遣媒人往女方家提亲,若女方有意,则男方派媒人正式向女家求婚,并携带礼。

  问名,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名字、出生日期,男方接到写有女方名字的出生日期的“庚帖”后,用来占卜吉凶,合八字。

  纳吉,男方将卜婚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订婚。

  纳征,男方给女方家送聘礼。

  请期,男方送过聘礼后,卜得举行仪式的吉日后,通告女方,也有的是双方父母议定婚期。

  亲迎,即新郎上门迎娶。

  但是长平公主的婚事却没有这么麻烦,当初朱由检和李景敲定李安国和长平公主的婚事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找媒人提亲,两人更是连面都没见过,而且最初也不是谈***主的亲事。

  朱由检最初是想让李景的女儿做太子妃,想以此拉拢李景,没想到李景反过来要朱由检把公主嫁给自己的儿子,朱由检当时内外交困,无奈之下同意了这门亲事,并且还在李景的要求下把公主送到平阳府交给李景抚养。

  就是说这桩婚事的前三步根本没走,而且连媒人都没有,只有王承恩在京城和平阳府往返了两趟,传达了下李景和朱由检的意思,便把这门亲事敲定了。

  由此可见,这桩婚事其实是一场政治婚姻,或者说是一场政治较量。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李景和朱由检之间已经不再有权力斗争,不必再借公主的婚事来打压朱由检的威信。而且这桩婚事是李景长子的亲事,涉及到李景和大明皇室两家的颜面,这就不能草率了。

  因此,次日一早李景便请礼部尚书黄道周客串媒人,和他一起进宫跟朱由检商谈纳征和请期事宜。

  令李景没想到的是,刚听李景表明来意,朱由检便忙不迭告诉李景,日期他早就找人看好了,就等李景下聘了。

  见朱由检如此着急,李景不由暗暗感叹了一声,虽然他早跟朱由检阐明了自己的意思,可是朱由检的心终究是放不下,在儿女的婚事上,朱由检其实跟普通人并没什么区别。

  无他,实在是公主早就过了婚嫁的年龄。

  因为在明朝,大户人家的女孩儿一般十五岁及笄以后便嫁人了,普通百姓便是晚一点,也不会超过十六岁,而公主十八岁还未成亲,这可关乎大明皇室的声誉。

  虽说公主早就定下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