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7章 再次测试脑电波生物感应器_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仿星器上路线上结合了磁约束技术而诞生的,算是一个复合体。”

  “主要是针对仿星器的一些结构做了一定的改进,保证了它的长久运行。”

  “至于那些方面的改变,在后面我会讲的。”

  简单的解释了一下使用的可控核聚变路线后,韩元进入了这座正在建造的反应堆厂房。

  从外面来看,反应堆厂房是一座占地面积达到了两万平方米的超级建筑。

  但进入里面后才能看到这两万平方米的超级建筑宛如一个九宫格一样被初步划分好了。

  当然,这只是他眼中的结构。

  实际上,在观众的眼中,这两万平方米的超级建筑里面绝大部分都还是中空的,只有互相连接的寥寥几堵墙和一些高耸的混凝土柱。

  除此之外,这栋超级建筑里面还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材料和施工用的设备。

  别说是一个普通的人了,就是一台挖掘机,在这个广阔的空间中都显得相当渺小。

  这座反应堆厂房,是整座可控核聚变园区建设最早的建筑,但却是建设进度最慢的建筑。

  从开建到现在,半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呈现在眼前的,依然还只是一个墙体都没有完成的半成品。

  甚至半成品都算不上。

  毕竟以一栋建筑的标准来说,所谓的半成品不说装修,好歹得封顶是不。

  不过这和反应堆厂房的复杂结构有关系。

  和其他建筑不同,反应堆厂房是用来存放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所以安全性和防护一定要做到位。

  尽管可控核聚变被认为是清洁能源没有辐射,但必不可免的是DT可控核聚变还是会释放中子辐射的。

  除了中子辐射问题外,更关键的是得给这座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建造一些预防核爆问题的结构。

  比如能源输入切断系统、比如水凝冷却系统、比如核聚变反应堆强行停止系统等等。

  这些装置的存在的目的就是应对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在运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意外。

  而为了布置这样的系统,这座反应堆厂房有着有史以来最复杂的结构。

  不仅仅是地面,更是地底。

  按照图纸,X-1型工业机器人将反应堆厂房下挖出来了近二十米的地基。

  这可不是修建高楼大厦那种像打井一样打圆柱地基桩,而是几乎将这两万平米的土地向下整体挖了近二十米。

  工程量之巨大,简直可怕,挖出来的泥土可以说都不知道该往哪里堆放。

  地基的修建,才是导致反应堆厂房进度远落后于其他建筑的主要原因。

  进入反应堆厂房,韩元找到进入地底部分的通道,进入了地底部分。

  相比较外墙都还没有完工的地面部分,地底部分的建筑基本已经完成了整体的建造。

  带着拍摄装置,韩元行走在如同地下车库一般的地下空间中。

  除了需要的各种仪器设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