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82章石油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边向大明寻求帮助。

  而大明自然也响应对方的请求,派了几百人过去,然后让朱见泽亲自率领,用火药开路,成功背刺了一个造反的王子,成功缓解了白羊王朝的压力。

  事后为了表示感谢,白羊王朝将自己与海西国接壤的几座城市割给了海西国,然后又跟大明签订了一系列的商贸协议。

  没办法,经过这样的动乱,白羊王朝这个底蕴不深的国家难免走了下坡路,边界的那几个城市也被海西国利用军事行动实际掌控了,还不如直接送人,讨个好处。

  中亚这种混乱的战场,国家兴起的快,衰亡的也快。

  海西国立足这边十几年,势头却是一直呈上升趋势,背后还有一个庞大又古老的帝国为依靠,拉拢住这边,有利于稳住才结束动乱的国家。

  而对大明来说,白羊王朝是在大明势力扩张到地中海之前,打击奥斯曼帝国的主要力量,很多次乌宗哈桑跟穆罕默德二世在西亚争锋之时,大明都以优惠价格对白羊出售过武器来着。

  要是白羊王朝这个屏障没了,正处在国土大力扩张期间的奥斯曼就有可能跑到波斯这边割草,加上中亚周边的混乱,对大明来说并不是一个好事。

  要海西国在这样的冲击下无法继续壮大,奥斯曼帝国这个距离更近的大国成为中西亚地区的霸主,那大明在那边的影响力就会下降,十多年心血白费……

  所以白羊王朝的存在很有必要。

  而且其新王受乌宗哈桑教导,在教派问题上看的也比较开,并不是狂热者,也愿意和海西国这个处在绿林好汉中的景教国家友好交流,在绿林之中为海西国站台,赢得一些话语权。

  如此,能不保着它吗?

  而海西国也投桃报李,深知自己能在中亚顺利发展,离不开宗主国的支持,以朱见济和朱见泽的交情,双方的交流也非常顺利。

  比如这一次,海西国使者过来,就是来向皇帝汇报朱见济曾经对堂弟提到过的“黑色火油”。

  也就是后世著名的石油。

  以中华的科技发展,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对石油有过相应认知,并且利用了起来。

  比如在《易经》中就有提到过“泽中有火”之语,《汉书》中也对陕西和西域地区的石油情况有过记载。

  等到宋朝学者沈括之时,由于华夏已经积累出了足够的火武器经验,而且也使用过石油作为燃料,沈括在《梦溪笔谈》里更能清楚的认识到石油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他不仅定下了“石油”这个正式的称谓,还判断“此物后必大行于世”。

  而朱见济经过调查,发现四川陕西那边有些地方,早就有人使用石油进行日常照明了。

  皇帝对此挠了挠头,然后想起来后世中东那一块地方可特别出石油,于是在和朱见泽的通信中,提到了这个东西。

  华夏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