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二章 秦国的抉择_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国,栎阳。

  副将嬴德将麃公死讯告知秦王的时候,秦王除了痛心就是愤怒。魏冉战死在咸阳,那是他的荣耀。倒是麃公,怎么会如此激愤,就因为救援不及就自杀在咸阳城下呢?如果人人都是如此,还有谁去杀敌、对付韩国?难道麃公就不知道国家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将功赎罪、戴罪立功要远远比以死谢罪好得多!

  但人死不能复生,秦王除了下旨全城戴孝,为魏冉、麃公致哀,给两人追封一些名誉外,能做的已经不多!何况,如今秦王最关心的是如何保住栎阳,如何夺回关中,能够多出两万大军护卫栎阳,秦王还是很欣慰的。韩军没有立即尾随而来,给了秦国足够的时间来加固城防。和当初在咸阳的心情不同,秦王眼下甚至希望韩军主力来攻打栎阳,自己也好好好挫一下韩军的士气,甚至全歼韩军于栎阳城下。

  但韩军终究是没有来,秦国派出的斥候将栎阳以西的消息陆陆续续地传来。不过十日的功夫,泾水以西的关中之地已经全部纳入韩国的统治。而且,安平关已然失守,汉中的韩军主力也进入了关中。如今,韩军在关中至少有十二万人!这几乎是秦国举国之兵的数量!

  最先抵达栎阳的援军是王翦的一万大军,随后是白起的三万大军,最后是赢德的两万大军,足足六万大军!虽然尚有五万大军在河东,两万大军在潼关,两万大军在上郡,无法调动。但秦国的底气还是多出了许多!

  武安君白起甚至率领三万大军进驻在泾阳,监视韩军的动向。在高陵,亦有一万大军戒备。防止韩军渡过渭水。如今河水已经解冻,韩军若要渡河势必要征召船只,但秦国如今颇有些杯弓蛇影的迹象,小心地无以复加。

  关于打不打咸阳的问题,秦国君臣的分歧很大。有的大臣认为,咸阳乃是大秦的魂魄所在。如今秦国有六万大军,虽然较之韩军数量可能只有一半,但也别忘了,指挥这支大军的可是武安君白起。白起最擅长的就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秦军这一次是本土作战,为的是身后的父老乡亲,哪里会不效死?!何况,这六万大军有不少是咸阳以西的老秦人,他们心念故土。自然会全力争取胜利!

  另外一方则是倾向于将河东的大军再征召一部分,或者干脆放弃上郡,调两万上郡兵马渡过洛水。毕竟,韩国来势汹汹,说不定还有后续的兵马,秦国实在是不能再继续冒险了!

  少了魏冉这个秦国丞相,无论是争取相位也好,无论是纯粹为秦国着想也好。两拨大臣争执不休,到最后。秦王不胜其烦,干脆征召白起,向其问计。

  在秦国,论威望,白起仅次于魏冉。如今魏冉已死,白起成为名副其实地国之柱石。他侍奉秦昭王时经历的风风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