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四章 破局(下)_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利诱之,百试不爽。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足以让人铤而走险,百分百的利润足以给人践踏律法的勇气,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则可以让商人甘冒夷族的风险行事。中国有句老话,富贵险中求,这个富贵大抵就是利润。商人如此,国家亦是如此。

  暴鸢主张将齐国推到抗赵的第一线,齐国不傻,自然清楚和赵国彻底决裂的风险,利益自然而然的就成为诱惑齐国的筹码。将北起平原南到甄城的五百里赵国土地划归齐国,这简直就是慷他国之慨。虽然这些原本就是齐国的土地,但眼下却是归属赵国。至于濮阳和陶郡这些属于赵土则划归魏国所有。这么大的筹码,齐国怕是没有拒绝的勇气,魏国也会偷着乐。唯一的问题是,赵国的土地那么好取吗?如果韩国义务出兵,帮助齐国达成这个目标的话,齐国肯定百分百赞成。但若是韩国不出兵呢,单单靠着齐国和魏国,这里面的变数有些大。

  丞相张平以为此计甚好,站起来补充道:“王上!臣以为若行此计,为保完全,我韩国不得不出兵帮助齐魏两国。战事一起,伤亡菲浅,秦国更会派兵增援。为了减少损失,臣建yì派遣使者促成齐、魏、燕、楚四国伐赵,我韩国只负责牵制秦国。一者齐、魏、燕、楚四国足以打压赵国,二者秦国眼见势不可挡,多半象征性的出兵,我韩国损失势必甚小。”

  四国伐赵?韩国牵制秦国?韩王然开始考虑这个主意。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韩国不用劳师动众地为齐、魏两国兴兵攻城,相反是以逸待劳的坐等秦军。哪怕秦军来攻,韩国也可以依托坚城游刃有余的防守。但坏处也是明显,攻打赵国,魏国和齐国的积极性最高。燕国和楚国怕是兴趣不大。尤其是楚国,现在正在鱼复和秦军激战正酣,打压赵国,对楚国几乎没有一点好处。这个联盟怕是一开始就是一个松散的人心各异的,这也是韩王然忌惮的地方。有句话说得好,不怕神一般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与其拉进人心不齐的楚国、燕国。头疼如何分配利益,还不如让齐国和魏国单干。这样声势是小了些,但实际的战力更加可嘉。

  韩王然出口道:“四国伐赵也好,齐、魏伐赵也好,秦国身为赵国的盟友,势必要想方设法牵制我们的注意力。调动敌人的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攻其必救之地。如齐国军师孙膑所用的围魏救赵之计。假设我们伐赵,秦国行此计的话,莫如攻打河东。魏国不支,又要向我韩国求援。此计怕是不妥啊!”

  韩王然的初衷是诱使齐、魏和赵国火拼。待双方斗一个两败俱伤之机,韩国好渔翁得利。尽量掩盖韩国的这个打算,保存实力,乃韩国的首要任务。哪怕是巴蜀方向,坐看楚国和秦国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