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七章 封陵之战_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晚风愈急,暴雪将临。腊月二十三日的时候,齐国接到了魏国送上的新年大礼——高唐。只不过,这份大礼眼下还在赵国的手中,魏国也不会好心地损兵折将地拿下高唐再转交给齐国。魏国的使者说的很简单,愿意出兵两万帮助齐国夺回陪都——高唐。

  魏国一句简单的话就让齐国骚动起来。对于高唐,齐国已经垂涎久矣。奈何自从被赵国夺走后,赵国就没有归还的打算。齐国看了看赵国粗壮的胳膊,再瞅瞅自己营养不良的细胳膊细腿,明智地放弃了夺回高唐的打算。但现在魏国明确表示要帮自己,夺回高唐在望,齐国自然心动不已。

  群臣们分为两派,一派认为现在赵国在北面刚刚击溃匈奴,在西面又联合秦国跟韩、魏两国打得不亦乐乎,无暇东顾。齐国收复高唐正是最佳时机!此乃上天赐予的良机,不接受的话会遭到天谴!

  少部分人则担心此举会惹怒赵国,赵国若是兴兵东进,魏国再退缩的话,齐国就不得不吞下自己酿下的苦果。

  齐王早就受够了赵国的欺负,以前是实力不行,现在有韩、魏两国撑腰,再不重振下雄风,天下人还会把齐国放在眼里吗?尤其是魏国,齐国若是因为瞻前顾后不敢攻打高唐,魏国一定对自己很是失望。明面上的撕破脸皮自是不会,但任由赵国欺凌齐国他们还是可以做出来的。何况只是一个小小的高唐而已,齐王可不觉得赵国会为此发疯,调集大军来报仇雪恨!对齐国来说,收复高唐则是意义深远,不但意味着齐国的崛起,也意味着齐国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这种手到擒来但却意义深远的大事。齐王并没有派国之柱石——田单领军出征,而是不顾众人的反对,亲自带兵出征。在齐国历史上,一国之君自封为主将不是没有先例,只是这样的先例往往不好,比如说齐湣王。在济水之战中战败,落荒而逃。

  群臣的劝谏败在齐王的固执之下,既然齐王认准了要自己领兵出征,群臣只能转而安排最精锐的士卒最干练的骁将随从护驾。原本在两万魏军的配合下,有三万大军就足以拿下高唐。但国君出征非同小可,齐国征召了十万大军,为的就是万无一失。在群臣看来,凭着高唐的五千赵军,想要打败十二万齐、魏联军应该是痴人说梦。哪怕是真的不小心失败了。有十万肉盾,齐王应该可以跑回临淄。群臣可不希望齐王成为齐国立国以来第一个在战场上战败被俘的君王!

  在确定了魏国的两万大军已经穿过陶郡进入齐国境内后,齐王就迫不及待地下令加快粮草的准备工作。稍微有些用兵常识的齐王对自己的第一次领兵出征很是兴奋,他将大军召集的地点设置在临淄到高唐的沿线上。为了防止赵国的细作得知,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