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五章 赵国,慌了_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里就是湅水河。二者过河就是连接沟通太原郡的要塞坚城,又为秦军所掌握。即使有大军出动,也应是秦军援军无疑。但暴鸢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虽然要多走二十里远路,但和万无一失的安全相比,这个苦还是值得吃的。

  看着越来越近的秦军大营,晋鄙强迫自己暂时抛开心头的杂念。无论成与败,稍后就见分晓。再次望了眼身后战意盎然的联军士兵,站在战车上的晋鄙大手一挥,命令前军冲锋。

  为了保险起见,四万韩、魏联军被分为两部,前军负责冲营,后军负责支援。这样的好处是哪怕秦军识破了暴鸢的计划,联军也能救回大部分士卒。隆隆的战鼓开始作响,两万魏军掀起势不可挡的洪流,直直地冲向秦营。

  秦军貌似稳固的防线突然变成了纸糊的一样,不堪一击。谁也没料到,魏军的攻势会如此顺lì。等秦军反应过来的时候,魏军已经进入了秦军最后一道防线。晋鄙、暴鸢眼看机不可失,当即率领剩下的两万大军齐齐压了上去。这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秦军中军登时大败,不得不亡命逃脱。

  因为中军大乱,大营西侧正与赵、魏大军交战的秦军也出现了短暂的骚乱。趁着这个功夫,原本就稍占上风的赵、魏大军进一步压缩秦军的活动空间。等到晋鄙命人砍倒了秦军中军大旗,大营中所有的秦军乱了,这也成了屠杀的开始。

  到处都是追亡逐北的三晋大军,不足一万的秦军根本躲无可躲,很快就被三晋大军分割包围。原本在大营西侧设伏的秦军校尉见势不妙,当即带领七千大军突围。

  九月初五,十五万韩、赵、魏大军终于在奇氏完成汇合。秦国丞相魏冉以粮草匮乏,奇氏城不可久守为由,留下一万五千大军固守待援,自己则亲率四万五千大军北上安邑。临行前,魏冉密授留守校尉一计,西侧依托防线坚守,东线设伏重创韩、魏援军。岂料,此计为韩将暴鸢识破,秦军大败,折损八千军卒。

  后世史学家对于这一战众说纷纭,有人根本不信秦军会缺乏粮草,坚称魏冉是为了保存势力,占住安邑,以求进可攻退可守;有人则称若是秦军粮草充足,秦军完全可以凭借六万兵马坚守三五日,到时有咸阳的四万援军,秦军取胜虽然不易,但将战局重新拖入到僵持的局面。

  但历史没有假设,秦军在奇氏城一败,只能依托安邑重镇扼守河东郡东南一隅,这样的唯一好处是与太原郡白起部联系更加紧密了。三晋联军虽然夺回了许多失地,但也不得不分兵把守,其实际上的战力更只有十五万。

  太原郡,晋阳。

  秦、赵两军还在日复一日的对峙着,除了永不停歇的骚扰,双方没有发生一场超过五千人规模的战事。

  廉颇望着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