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九章 需才孔急!_重生回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吧还是收着点说吧,改革开放虽然一直在朝前,但是其过程也有一些插曲翻折,省得父母一家人到时候过于担心。

  不过,黄昏时分回家一看那些四大件和诸多家具,张爸和张妈显然也又是吓了一跳。

  “儿子,那得多少钱!”

  “那些只是万元户得人家才能买得起……”

  一个不可思议的眼神,分别从张爸和张妈的眼神里迸射出来。

  “难道儿子成为了万元户?”

  “可不得啊,儿子现在只是大学生,咋滴还有时间挣钱,而且还是挣那么多的钱?!”

  ……

  暑假很少得时间在乡下的家里,张高兴把大把的时间都放在了厂子里。

  很快暑期结束,张高兴前往滨江大学。

  他做学生的最后一年了,因为1977级学生的特殊,少了半个学期,这实习期就免了,不只是1977级学生,还有1978级,考虑到高考中断11年,各个行业人才断层,急需补充鲜血,所以不用实习,直接到时候毕业分配。

  其实1977级和1978级学生早就也经历了“实习。”

  77,79级大学生,一个多数人经历过上山下乡磨练的群体,是一个历经艰辛终于改变命运机会的幸运群体,是一个经历了最激烈高考竞争后脱颖而出的群体,是一个大浪淘沙后特色鲜明的特殊教育群体。

  相比于同一级学生大多数一个年级的高中毕业生所构成,77、78级大学生在上大学前几乎所有人的遭遇和生存状态都不一样,每一个同学都可以说出自己独特的高考故事。

  最大的已经三四十多岁,最小的只有十五岁;有的人已经是几个孩子的家长,有的人连什么是恋爱都还没想过;有的人带薪学习,有的人拿助学金读书;有的人成熟练达,有的人年少气盛。

  有人曾说“不会再有哪一届学生像77、78级那样,年龄跨度极大,而且普遍具有底层生存经历。

  不会再有哪一届学生像77、78级那样,亲眼看到天翻地覆的社会转变,并痛入骨髓地反思过那些曾经深信不疑的所谓神圣教条。

  不会再有哪一届学生像77、78级那样,以近乎自虐的方式来读书学习。大学生普遍有一种“知识饥渴症”,这是一个在文化断裂的年代坚持学习的人所形成的群体大学期间都努力抓住机会,给自己补课。

  恢复高考改变了以往许多人听天由命、前途由领导决定的观念,使广大知识青年知道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处境,让人们觉得有了盼头,普遍带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学习。

  77、78年的高考,由于备考时间很短,考生原有基础便显得格外重要。77、78年考上大学者除了智力因素以外,更多是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过去,科举时代有“读书种子”之说,7、78级大学生中有相当部分属于“读书种子”。在“读书无用论”盛行的年代仍然坚持读书。

  直到高考,考上大学,他们更加对未来充满希望和自信。在校期间,他们经历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大家开始反思,开始接触西方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存在主义、邓丽君歌曲、人生观大讨论……

  ……这就注定了77、78级要出人才。”

  真正的学习时间就只有1980年的下半年了,主管部份甚至现在就开始征求部份大学生的意见,是否愿意提前毕业,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太缺人才了,需才孔急的状况。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