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8章 铁头娃_乒乓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于拜耳的正手进攻质量,这是一个梗。

  拜耳的正手进攻当然足够强悍,否则也拿不到欧洲之王的称号,但他的整个打法风格,确实跟其他欧洲选手不一样,他虽然有着欧洲人的体貌和力量优势,但打法上却更像是个亚洲人。

  毕竟他是“小孙天龙”。

  拜耳正反手都有相持能力,正手进攻使用率极高,既有加转弧圈又有前冲弧圈,还擅长近台快拉,同时,他台内小球也非常细腻,无论摆、削、搓、撇的技术都排在世界最前列,属于当今世界手感最好的五个人之一。

  但正因为过于强调技巧性和击球的连续性,导致他的正手进攻时击球幅度太小,由此丧失了大量的威力,给人一种发不出力来的感觉。

  所以他打孙天龙时就曾经有过连续进攻十多板却打不死人,反而自己失误自杀的典故。

  拜耳继续发球,又是一个逆旋转。

  这个球落在球台的中线附近。

  这也是昨天欧洲群雄讨论过后的结论。

  他们发现,王超在打水鸟鹰时,无论正手位还是反手位的台内进攻都非常娴熟,而且威力极大,所以,还不如干脆打王超的正中央。

  这样至少可以逼迫王超移动,而移动就一定会影响平衡,影响击球的稳定性。

  即便这种影响微乎其微,但拜耳和王超这种打细腻技术球的选手,本身就是需要在这种小细节上一点一点的算计,一点一点的累积,最终才能汇聚成巨大的优势,以量变引发质变。

  这个球既可以正手打,也可以反手打,王超选择的是向左移,然后反手拧拉。

  这一拧用了足足八分力道。

  这是一个杀板。

  在昨天上午的比赛结束后,所有人都知道,王超的进攻已经不是去年那种软绵绵的样子了,他每一个进攻都有着世界级的威力,而此刻这个反拧,与林梓君巅峰期时相比,已经真的没有多少区别了。

  可能还没到那种极限的程度,但这仅仅是因为双方的球拍不同。

  林梓君反拧的难度是高于王超的,因此当他拧球成功后,球速也比王超更快,这是他的专属球拍造成的效果,无法复制。

  王超这一拧比刚才的挑打还要快三分,拜耳没敢再退台反拉,而是贴着球台直接反手借力拉了一板,这一拉并没有用力,所以不转也不快,只是很低,并不给王超轻易发力的机会。

  但对王超来说,这种程度的球,已经足够他开动了。

  他直接正手台内拉球。

  拜耳稳稳的回过来。

  王超直接拍。

  拜耳依然稳稳的回过来。

  王超反手拧。

  拜耳将球顶了回来。

  转眼间,你来我往,已经是六个回合过去,这一幕让人依稀看到了昨天林梓君打拜耳时的情景。

  昨天林梓君正是这么打的,左右手疯狂进攻,想要撕开拜耳的口子,但拜耳的防守非常顽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