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章 入队_乒乓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乒乓球这项运动,发球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从当年的遮挡式发球大行其道,到后来国际乒联更改规则,不允许遮挡发球。

  从当年抛球没有任何约束,到现在强行要求向上方垂直抛球,并且抛球高度不低于十六厘米。

  从当年各种稀奇古怪的胶皮大行其道,到现在许多胶皮都被裁定为违规。

  从当年各种胶水都能用,到现在正规比赛中不允许使用有机胶水。

  可以说,为了避免在比赛过程中出现“信息不透明”的情况,让比赛尽量公平化,国际乒联在这些年里做了无数的规则修正。

  而发球问题,正是”信息不透明“问题的重灾区。

  到了如今,所有的发球,在慢镜头下都一目了然,理论上说,只要对方观察得够仔细,绝不存在判断不了发球线路和旋转方向的问题。

  所以王超的发球得分,其实跟发球难度毫无关系。

  他的难点在技巧之外,在于“算计”。

  举个例子。

  同样的一个短下旋发球,如果对方预判到了,提前迎上来,就可以强行发力拧拉或是挑打,一板子直接打死都是有可能的。

  但如果对方误以为这是个底线长球,不提前迎上来,那他就唯有选择摆短,先稳一板子。

  而如果他竟然判断这是个快速的偷长,那他会迅速后撤步,当他身形后撤,忽然发现这球竟然是短下旋,他却已经没办法将正在急速后退中的身形拉回来了。

  他将直接吃发球,丢分。

  ——这就是发球的奥妙之所在。

  其精髓,既在于“欺骗”,也在于“预判”。

  发球的人,要想办法欺骗接球的人。

  接球的人,要准确的预判对方的发球。

  这是极高层面的心理博弈。

  很多业余玩家都不知道,其实一场真正的高质量比赛打下来,双方选手首先感觉到的绝不是身体疲惫,而是心力交瘁。

  他们真正累的,是“心”,确切的说,是“脑子”。

  就在王斌的出神间,球场上又已经打过六个回合,比分跳到了9:3,王超领先。

  从3:3开始,他再也没有丢掉一个球,直接连拿了六分。

  到这时,球场外围已经没有队员喧哗了,即便是再没心没肺的人,也开始意识到王超的打法绝对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赵富强和李振国早已停止了争论,两人都觉得脸上火辣辣的,有点疼。

  闹了半天,这第三个名额还是王超的,那么,自己跟对方又是争了个什么呢?

  “你……”

  李牧的声音有极细微的颤抖,在这刚刚逐渐安静下来的球馆里,显得格外清晰:“什么时候……研究过我的球?”

  年轻人并不是真正天不怕地不怕的,当你发现对方好像把你彻底看穿的时候,当你发现自己在对方面前仿佛全身赤裸的时候,一样会感觉到某种难言的恐惧。

  王超笑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