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3章记恨的人又多1个_重生七零美好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聊天还是挺愉快的。

  两人站在人群外,一个骂、一个附和,可谓同仇敌忾。

  挤在人群里看弹棉匠搭架子、铺棉胎的清苓,狠狠打了个喷嚏,吸吸鼻子,还以为是弹弓上沾着的棉絮,落到鼻子里了,揉揉鼻尖,继续围观棉被是怎样弹成的。

  因张奶奶当初是第一个报名的,张家二老和清苓的棉胎是第一个弹的。

  这几天没开太阳,天色阴沉沉的,书记担心下雨,带着大队干部在公社腾出了一个空房间,算是接下来几天弹棉匠们的工作场地。

  弹一床棉花胎平均三个时,那还是在弹棉匠轮番工作、不休息的前提下。一天下来,最多弹四床,早六点到晚六点,再晚就不弹了,黑灯瞎火的看不清。点着油灯弹棉又不安全。

  饶是安排得这么紧,排队排晚了的依旧可能轮不上。因为弹棉匠能出来的就这半个月左右的农闲时光,过后就得回生产队抢收今年最后一拨地里的产出。

  于是,排不上的人各种焦虑。几年没弹棉花了,旧棉胎硬的跟板似的,错过这次,谁知道明年还会不会上门来。

  棉站里倒是有现成的棉花胎卖,可那得背着厚重的棉花、揣着钱去换。麻烦不,价格也比自己弹要高。

  因此纷纷跟排上的人套近乎,希望能匀一床给自家。

  唯有清苓这边,没人来打商量。谁都知道她年底结婚,结婚需要四铺四盖。

  “结婚大事是要紧的。”弹棉匠听社员们唠起这个事,也笑着插了一句,“四床不算很多啦,县城那边条件好的据已经流行六床、八床了。”

  “天啦!结个婚陪嫁六铺六盖、八铺八盖?那彩礼得发多少啊?”人群里家有闺女的妇人忍不住惊叹。

  “彩礼钱倒是没听涨。”弹棉匠着县城里听来的新闻,“不过大部分人家都咬牙凑齐三转一响,是女方家的体面。”

  “天啦!大部分人家都凑齐四大件啦?那咱们这岂不是落后了?盈芳啊,你打算陪嫁几大件啊?”

  正专心看弹棉匠“嘣嚓嚓”、“嘣嚓嚓”弹棉花的清苓,旋即被拉入话题旋涡。

  张奶奶没好气地瞪了话的大婶一眼:“你家闺女不是也到亲年纪了,你打算陪几件啊?”

  那大婶瞬间哑了,干笑了两声:“我家海鸥还早呢。”转身找别人唠去了。

  张奶奶这是踩到她痛处了,她闺女十六岁了还没落实婆家,过年十七,很快就赶上清苓了。清苓好歹定下了婚期,男方的彩礼也都发来了,有钱人的派头比不上,但在普通堆里绝对是出挑的。

  “甭理她。”张奶奶朝清苓挤挤眼,而后:“你不是想去趟县城吗?去吧去吧,这儿有我看着呢,出不了错。”

  “真没事啊?”清苓不放心地问。

  她确实想去趟城里,眼瞅着天越来越冷,很快就要入冬了,一入冬飘雪就飘雪,很多东西都要备起来。

  煤球票、洋油票到年底要到期,好不容易换来的票,眼睁睁放到过期多亏啊,得赶紧换成实物。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