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章 金英传命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勇不谏之罪,但念及朝廷尚在用人之际,暂且不予处置,令其闭门思过三日,削官一等,仍留于各衙门听用。”

  这……

  群臣没有料到,郕王会选在这个时候提起这件事情。

  底下的一干勋臣自然是大喜过望,但是一干朝臣脸色却是阴晴不定。

  虽然勋戚已经交出京营,但是就算抛开打压勋戚这一点不谈,处置这些随行逃归的大臣,也是给土木之事定性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毕竟如此大事,若是随行之人不处置的话,何以警戒后人?

  万一以后有心怀不轨之辈,动不动就蛊惑天子出征怎么办?

  何况,从私心来说,归来的这些大臣,除了勋贵,也有不少是文臣,他们若是不被处置,那朝中便少了一批即将腾出来的位置,这对于现在从朝中的许多大臣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群臣底下忧虑不已,但是慑于郕王刚刚的威势,暂时没有开口,而金英接下来的话,则是直接让他们闭了嘴。

  “另有此次参与锤杀马顺等人,如今被押于诏狱的七名官员,虽犯大罪,但殿下仁慈,念及其本忠心为国,准其戴罪立功,一应人等,罚俸一年,俸禄降级一等,仍领原官差遣,派往沿边各关隘巡查,协同守备,若此战之后,有功于国者,可赦其罪。”

  得,这下谁也别说谁了!

  勋戚那边,郕王殿下轻拿轻放,文臣这边,也是打个巴掌给个甜枣。

  对于文臣来说,这七名御史言官,是必须要保下的!

  这不单单是脸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七名官员,实际上是在代今日所有动手的文官受过。

  当时的场面,郕王殿下明显是要杀鸡儆猴,若非他们挺身而出,只怕在场所有动手的朝臣,都难逃罪责。

  以一己之身,救下朝廷百官,自己甘愿承担这等不赦之罪,是大义!

  若是他们真的被以锤杀朝臣论罪,那么传扬出去,在场的所有大臣都是要被士林唾弃的。

  风宪台垣,清流文臣,这几个字不是说着好听的,世人诽谤御史言官沽名钓誉,对于他们清流的地位颇有微词,但是真正踏入官场的人心里都清楚。

  这份名誉,这份清流的地位,是要用性命来维护的!

  所幸郕王殿下并没有真的杀鸡儆猴,如今算是给他们递了个台阶

  这些判罚看似严重,但是落到身上的,无非就是罚了点俸禄而已,官品降级一等,也是俸禄上的,原官原职仍在,甚至都不算是真正的贬谪。

  经此一事,这七人在朝野上下必然名声大噪,没有人会真的因为他们的官品降级,而看轻他们。

  至于派往沿边各关隘巡查,协同守备,看似是罚,但是实际上却是倚重之意,要知道,当前局面,沿边关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派遣御史科道官前去巡查是应有之意。

  凡是被外派前往的,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