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节_流子的童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上记住,,如果是UC/浏/览/器可能会转/码,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阅读。

  每天晚上,茶馆里都有几位唱了几十年丝弦的老人在表演。进来的人只要花两毛钱买杯茶,有点闲钱的再花个几毛买点瓜子、花生、橘子、马蹄、辣椒萝卜(一种风味小吃)、卤藕片(同前)、焦切(同前)、雪枣、米花糖之类的东西,就可以坐在暖暖的火炉旁,边烤着可以祛风湿的木材火,边闲聊听曲。

  当时,我无意向左边望去的时候,看见的就是这座茶馆。

  当晚,命运的神奇又一次在一个小小的地方向我展示了出来。走向茶馆的时候,我的双手已经开始剧烈发抖。可还没有走到茶馆外面,我听到了茶馆里隐隐传来的唱腔,正是九镇人非常熟悉的丝弦经典曲牌——《鲁智深醉打山门》:

  “把青山乱踏,似飞归倦鸦。

  醉醺醺眼花,惹旁人笑咱。

  它日怒杀郑屠,就为了胸火难下;

  今朝不得酒肉,把我和尚馋煞;

  方外世间容不得人无牵无挂,老子也把这山门打砸。

  休管你金刚菩萨!”

  也许,看了太多的武侠小说,让我的心中有着对于江湖的向往;也许,我本来就是一个情怀激荡的人。

  在老戏子沧桑嘶哑,却依然抑扬顿挫,杀意凛然的唱腔中,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英雄感。我觉得自己仿佛是要去做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义之举一般,浑身的血都在旋律中燃烧了起来。

  心脏剧烈跳动,我真真实实的体会到了某种类似于水泊梁山的豪侠之情。

  抖动的双手不知何时已经停下,变得稳定有力,这是我第一次在打架之前,不曾感到惧怕。

  我想,当时的我,已经接近于疯狂。

  踏着如同雨滴般越来越急促的鼓点,戏棚离我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右手反往后背,握住了钎子尾端绑住的纱布。

  干燥而温暖,吸尽了掌心渗出的冷汗。

  一把掀开门口悬挂的两块厚棉布帘,我走了进去。

  一股热浪,夹杂着木材燃烧味、酒精味、烟味、人体酸臭汗味等复杂之极的味道一起,随着门帘的打开,扑面而来。而身后的冷风,擦着我的脖根,涌入温暖的茶馆,吹起了台上戏班的三角小旗,也吹动了抛洒满地的瓜壳纸屑。

  模糊中,我看到屋里看客们都不禁缩起脖子,扭过头,对我望来。

  一个身穿大衣,高挑瘦削的年轻人,带着漫身寒气,面容冷峻站在冷风之中,一动不动,稳立如山。一手反别在后腰,双眼冒着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凶意,在人群中来回穿梭,收缩不停。

  这个画面是不是很帅,很酷?

  但是,这并不是我乱写的情景,而是事实。

  造成这个事实的理由很简单,也一点都不酷:

  我看不见!

  真的看不见。

  八十年代的九镇没有路灯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