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四七章:平灾策_唐朝最佳闲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月底,天气越来越热,田间的粮食也开始出现了枯萎,农民们在地头上翻了一遍又一遍,可翻出来的土依旧干巴巴的,让人看不到一丝的希望。

  焦虑,不安,惊恐的情绪开始逐渐的在关中大地蔓延着。

  “深挖一尺左右才可见湿土,依靠翻地来保持农田的水份是不行了!”华州刺史柴绍此刻正亲身鞠躬于田间地头,手持一杆锄头,一点点的向下挖着。

  干巴巴的土地,在这么下去,土地早晚会出现裂痕,而那个时候,河水基本就要断流,田地也将要绝收。

  面对着这样的情况,不少的官员都只能束手无策。

  天不下雨,他们又能怎样?

  柴绍看了眼身边正愣神的敬播,早在五日之前,敬播就已经来到了华州。

  而早在八日之前,柴绍就已经接到了李元吉的密令,以及敬播在考举中的那篇文章。

  对此,柴绍也只能是有苦说不出。

  谁让自己是驸马呢?就算妻子平阳公主已经不在了,自己也依旧是驸马,在这件事情上,自己必须要无条件的支持皇室。

  无论皇帝是谁,自己的立场不能改变。

  所以,敬播是不幸的,因为他将接受最严厉的考验。

  同时他也是幸运的,因为柴绍并不会在某些方面给他设置难题,他的想法可以付出实际,在这里,他不用去担心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情。

  “本官看过你的文章,写的很不错,但现在的情况要远比你的文章更复杂,有何看法?不妨说出来众人商议一下!”柴绍打断了敬播的愣神,直勾勾的问着。

  权力大了,责任也就大了。

  敬播也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被派来华州。

  自己被派来了华州,上官仪被派往了洛州,许靖被派往了郑州,整个一百多入围的考生,仅有三人被派往了州府,其余各人皆为各县。

  华州下辖郑县,华阴,下邽三县,西邻渭南,东至潼关,是长安东部的重要关口,这里的稳定,基本也就意味着关中地区的稳定。

  而华州,洛州,郑州,这三个地方只要乱了,基本整个关中和中原也就彻底的乱了。

  正是意识到肩膀上责任的重大,敬播始终不敢胡乱的开口,每有一个想法,就必须要思虑再三过后才能开口。

  “渭河水位急剧下降,甚至有断流的可能,而华州地处渭河下游,抢水实不占优。”敬播摇了摇头,基本上已经否定了抢水这一条路。

  上游还有那么多地方呢,各地肯定争先抢水,到了他们这下游,还想有水?就算是有,付出的代价也远不如收获。

  而今年的旱情要远比去年更严重,朝廷对他们的要求也更严厉了些。

  除了要保证各地的百姓不会出现慌乱,不会出现大规模的迁徙以外,还要尽可能的保证各地百姓能够活下来。

  这时候什么经济?什么建设的,统统往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