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四十三章杀人漫画家消失之谜(1)_我是亲子鉴定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凤凰的机会。

  文革期间,最常见的宣传手段就是大字报。

  (大字报是张贴于墙壁的大字书写的墙报,是“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四大”之一。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这20余年的时间里,中华大地上共贴出了多少张大字报,恐怕是永远无法统计出来了,大字报甚至曾泄露机密,成为美国中央情报局情报来源。

  大字报的最主要功能,一是揭露,二是批判,前者可以无中生有,断章取义,后者可以随意上纲上线,乱扣帽子。

  不论哪一种功能,基本表现方式都是片面和不实之词,容不得被揭露、被批判者的申辩与反驳,所谓用大字报的方式开展大辩论,实则是大批判,大量的冤假错案就是这样制造出来的。

  文革期间的大字报几乎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先是以毛主席语录开篇,接着写一通形势大好,然后笔锋一转,抓住被征讨者的只言片语,或断章取义,或张冠李戴,或无中生有,或牵强附会,再佐以“砸烂”、“横扫”等“革命”语言,随意上纲上线,任意口诛笔伐,欲置被征讨者于死地而后快,用当时的时髦语言说就是要“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叫其永世不得翻身”。

  可以说“文化大革命”导致了大字报的恶性发展,而大字报的恶性发展,又加剧了“文化大革命”的大动乱局面。)

  虽然大字报有这么多害处,但在当时可是最时髦的事情,稍通笔墨的一天不不写上一份大字报简直就浑身难受。

  凡事讲究一个创新,写大字报也是如此。

  当时的大字报满版都是文字,看得人头昏脑涨,将大字报上配上画的,却少之又少。

  老古的一个邻居突发奇想,写好一张大字报之后,请老古配上一副与内容相关的漫画,这个邻居经常给老古送吃送喝,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令邻居和老古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效果极好,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老古所绘的那副漫画上,连带邻居所写的大字报也出名了。

  消息一传开,许多人写好大字报之后都想找老古配上一副漫画,但老古毕竟精力有限,一天只能有选择性地画几副,凡是请老古配图的,大字报必然是当天的“头版头条”。

  很快,老古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风云人物,就连县领导写大字报都来找他配图,一时风头无二。

  老古的地位一提升,就有两个人坐不住了,这两个人就是老古的叔叔婶婶,他们害怕老古发迹了会采取报复行动。

  “人性本恶”这四个字,在之后老古叔叔婶婶的行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段时间感觉用脑过度,写着写着东西就头晕脑涨,看着手机画面都有点犯恶心,所以和朋友们申请下,每天更新一章,保证12点前睡觉,好好修养几天让脑子恢复正常。)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