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二八节 爱吃醋的小鱼宝宝_他从末世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

  史可法,字宪之,又字道邻。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早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后转平各地叛乱。京城城被攻陷后。史可法拥立明福王(弘光帝),继续与清军作战。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城,史可法城破身死。

  双博馆大楼为三层框架结构,分为东西两大区。东区为扬州华国雕版印刷博物馆,西区为扬州博物馆新馆,中部共享大厅有机连接两馆,使整个建筑融为一体。

  进入双博馆大门,迎面而来的即是双博馆的馆标伏羲女娲像,立刻把你的思绪带到了我们祖先生活的远古时代。云落和颜沉鱼向左转进入序厅,里面就是一个能够承接各类展品的大型临展厅,在这里能看到各具特色的临时展览。

  出临展厅顺大厅拾阶而上,就来到了扬州博物馆的专题陈列厅,这里设有展示本馆“镇馆之宝”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的“国宝厅”,有展示扬州独特雕刻艺术的“扬州雕刻艺术陈列厅”。

  为了纪念郑板桥诞辰32o周年,市博物馆从馆藏中遴选出34件(套)郑板桥书画精品,在博物馆二楼明清书画厅举办《绝世风流扬州博物馆藏郑板桥书画精品展》。据悉,这是扬州博物馆馆首次将馆藏郑板桥书画精品全部集中亮相展出。

  《绝世风流扬州博物馆藏郑板桥书画精品展》涵盖了郑板桥不同时期的作品,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既有兰、竹、石等立轴代表作,也有板桥体草书、行书等众多册页、手卷,品相保存得十分完好。

  此次展品中,一些郑板桥书画精品是首次亮相,其中包括一幅六尺整张的《兰竹石图》,这是博物馆收藏的郑板桥最大的一幅作品,以淡墨勾山石,浓墨绘兰竹,这么大尺寸的板桥画作在全国也属少见。

  展品中还有两幅郑板桥为同时代画家罗愚溪题诗的作品。罗愚溪是“扬州八怪”最年轻的画家罗聘的父亲,这两幅传世的作品为研究扬州八怪画家之间的交往提供了资料。

  郑板桥,汉族,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也称郑板桥。

  郑板桥是华国历史上杰出的艺术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家。他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

  郑板桥生于13年11月22日,卒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73岁;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做官前后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