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八五节 竹茶有印古时来_他从末世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属、兽角、象牙、竹、木、石料等。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石料。华国的篆刻艺术之所以丰富多彩、流派纷呈,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入印文字的形体美在起作用。

  由于千百年来的演变和发展,华国文字的书体复杂多变,具有丰富的艺术性。从体式来看,分为真、草、隶、篆;从艺术来看,各种体式又有不同的书写风格。

  正因为华国文字具有这些特点,才使得篆刻这门以文字书写形式为表现内容的传统艺术。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入印文字的采用,一般以大篆、小篆和汉篆为主。宋元之后,用字范围渐有拓宽,隶书、楷书,甚至行楷等。有时也被引人印章。即以篆书入印而言,流派印章兴起之后,所取范围也日趋广泛。

  诸如甲骨、兵器、石鼓、诏版、泉布、瓦当等实物上的文字,无一不在篆刻创作的文字取资之内。特别是明清之际,流派作家中的几位巨将,能成功地以自己独具风貌的篆书入印,使篆刻入印文字的借取空前广博,而这也正是形成印章各家各派的基因之一。

  以真、草、隶、篆中的一种――篆书来说,就有好多门类。秦以前的统称大篆;秦统一后的文字,称小篆,汉代则出现了一种专用于摹印的书体称缪篆。属大篆范畴的,有金文、石鼓文、籀文;秦篆类的包括诏版、权量书体;汉篆则还有汉砖、碑额书体。

  而且在篆书中,一个字往往出现多种写法,有的甚至多达百余种。但是不论篆书有多少类别和多少写法,归根结底却“万变不离其宗”。

  篆刻艺术是书法和镌刻相结合的工艺美术,用印章特定形式表现的一门工艺美术。是将汉字书法的美,与章法表现的美、刀法展现的美及金石自然美为一体,以独立欣赏的表现性艺术,篆刻艺术从明清流派算起已有五百年的历史。

  而明清流派篆刻是由古代印章发展而来的。古代印章以独特的风貌和实用艺术的表现性,为篆刻艺术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所以,篆刻艺术史可追溯到三千七百多年前的以青铜质为主的“周玺”时代。殷商时代,便盛行刻字艺术。

  篆刻艺术,刻刀的刀法与书法艺术,毛笔的笔法一样,经历了一个由实用艺术转化为纯表现性艺术的历史过程。依据史料所知,古代印章中最早的是古玺,大多属于战国时期。

  古玺分官、私两类,当时不分尊卑都称为玺。古玺是由专门工匠制作,或凿或铸,玺文精细,章法生动。

  玺文分朱文和白文两种,其特征是:朱文玺边栏宽阔,白文玺有界格。内容有官职、姓名、吉语和肖形图案等。古玺的形状,大小不一,有长方形、方形、圆形和其他各种异形。

  古玺是古代人们在交往时,做为权力和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