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九章 读书人的请求_孺子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有子侄被关在碎铁城,如今得到释放。

  眼看再没有人来了,韩孺子正要下令起轿回府,杨奉又领来一位拜访者。

  国子监博士瞿子晰不知什么时候到的,他与柴家并无交往,官职低微,连送丧的资格都没有,此行是专门来见倦侯的。

  韩孺子想下轿相见,杨奉示意他不必。

  瞿子晰走到轿前,倒也不客套,直接道:“西域的确有一些传言,而且过去几年,从西方来的贡使越来越少,去年只剩三家,匈奴使者我也见了,倦侯所言皆有佐证。”

  上次“交锋”时,韩孺子声称大楚面临西方的巨大威胁,需要一位能够力挽狂澜的新皇帝,瞿子晰果然去打听了,但是看法却与倦侯不同,“极西之地并非礼仪之邦,改朝换代乃是常有之事,所谓进攻大楚不过是一时狂言,无需当真。”

  “能将西匈奴人逼得东迁,这样的改朝换代也是常有之事?”韩孺子一见到瞿子晰就打起十二分精,不想在言语上落于下风。

  瞿子晰今天前来却不是争论的,微笑道:“倒是有一件事,不在极西之地,就在大楚境内,不在数年、十几年之后,近在眼前,迫在眉睫,倦侯若能解决,则天下人受惠,读书人也愿拜倒谢恩。”

  韩孺子看了一眼杨奉,笑道:“瞿先生请说。”

  瞿子晰咳了一声,“比年天灾**不断,以至民不聊生,纷纷背井离乡流蹿江湖,或为流民,或为盗贼。只因朝廷迟迟没有颁旨,官府虽有余粮,却不肯开仓赈济,无异于见火不救。倦侯若能让天下郡县开仓放粮,比挡住匈奴人更是大功一件。”

  韩孺子目瞪口呆,他与弘农郡守卓如鹤谈过,官府不肯开仓赈济灾民,一是没有圣旨,二是要囤粮以备朝廷征用,原因很复杂,除非是太后与皇帝恢复执政、亲自传旨,这种有粮又没粮的困局根本无法解决。

  读书人不支持倦侯争夺帝位,却向他提出“皇帝”级别的要求。

  瞿子晰今天的确不是来争辩的,也不等倦侯给出回答,拱手告辞,飘然而去。

  回到倦侯府,韩孺子问杨奉:“瞿子晰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次考验,倦侯曾自称是肥田、大船,现在该是证明的时候了。”

  “他不嫌我过于‘聪明’了?”韩孺子对读书人的印象不是很好。

  “倦侯应该高兴,这说明你说服了瞿子晰,他也认为大楚需要一位中兴之帝,而不是平庸之辈。”

  “可他提出的条件是不可能完成的,除非我先当上皇帝。”

  “总得试试,倦侯,读书人的支持非常重要。”

  韩孺子想了一会,“好,那就试试,我这么做是因为相信你,杨公,我很看重读书人,但是我真看不出他们现在有什么用处。”

  “慢慢来,用处总会显示出来的。”

  杨奉那种胸有成竹却只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