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章 北宁之战开始_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用木柱深深打入地下,层层叠叠,用石灰和沙石搅拌抹平。

  地堡与大坑壁之间还有六尺宽的空隙,全部钉上大量削尖的木刺,整个地堡只高出地面一尺,设置了枪炮洞眼。

  这样法军的枪炮很难击中地堡,即便偶尔有炮弹打中,也无法有效摧毁它,除非是重炮的连续轰击。

  每个地堡内都配置了七八名士兵,地堡后侧都挖了暗沟,供士兵进出。

  由于这种地堡都是根据徐世昌设计的图纸统一建造,所以又称“徐氏地堡”。

  这种坚固的地堡,将有效的保护防御阵地里的中国士兵,在心理上也是一个极大的安慰。

  在徐世昌的建议下,张树声命令前线部队,在法军的小规模进攻面前,地堡要保持火力静默,以避免法军的战术侦察,以追求防御关键进攻时,能够给予对方意外的打击。

  徐世昌现在已经成了张树声最倚重的智囊,很快,他又有了一个新的建议。

  在涌球高地的旁边,有一座修建于1867年的天主教教堂,哥特式风格,双尖塔式建筑,整个教堂被铁栏杆和竹栅栏包围着,密不透风,犹如一个坚固的碉堡。

  教堂的主教是巴洛特神甫,他还有另外一个秘密的身份,法国陆军中尉,是法国在越南北圻地区一个最重要的情报头子。在教堂里除了有十几名法国人,还有将近百人的越南武装教民,这些人都受过训练,而且由于宗教的关系,对法国很有归属感,有一定的战斗力。

  这一天的晚上,巴洛特神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写着相关的情报书信,他尝试过让手下的教民,假扮民夫混上涌球高地,去刺探中国军队的阵地,但守军检查非常的严密,让他一直未能如愿。

  正在此时,“砰砰”,外面突然想起了两声枪响。接着一个手下跑了进来,慌张的报告:“不好了神甫,外面有大批中国军队,已经把教堂团团包围了。”

  巴洛特大吃一惊,赶紧跑到窗口,发现外面已经火把通明,人声鼎沸,他立刻派了一个教民前去询问对方所为何来。

  一会儿,教民回来报告,中国军队是来清剿间谍窝点的,要求教堂里所有人高举双手出来。否则将玉石俱焚。

  巴洛特知道事情败露,但他并不肯束手就擒,反而命令所有人拿起武器,准备死守教堂。

  片刻后,中国军队就发起了进攻,一边架起格鲁森炮轰击教堂,一边将打湿的棉被铺在铁栏杆上,大批士兵扒着棉被越过了栅栏。

  守军在人数上居于极大的劣势,又缺乏有力的重武器,抵挡不住进攻,不得不退入教堂防守,随后中国人又将浸透了煤油的稻草包,点燃后扔进了窗口,并不断扔进火把。

  几番烟熏火燎,教堂里面的人实在吃不消,便喊着停一下,停一下。

  巴洛特神甫随即亲自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