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五章君出长安,则天下安_无限制神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格局,楚河在时如何,离开后还是如何。

  “这是刻意麻痹,还是说正经的?”楚河有些分辨不出来。

  第二日一早,楚河的一众下属以及在长安购买的仆从,已经将行李全部收捡好,一共装了十架马车。

  十架车看起来不少,但其实都只是一些生活用品和置换衣物罢了。

  有小城县令,搬家尚有三十架,双马拉车,车难行,行至淤处,车轮没半尺。

  相比起来,楚河这个长安令似乎当的太过寒酸了,都没什么‘家当’。

  楚河当然不是什么‘清官’,只是他并不好财,执掌长安近两年,从楚河手中流过的财富,简直难以统计。

  只是这些钱财,又都被楚河迅速的散了出去,花费到了应该花费的地方。

  楚河返回神都,魏元忠特意践行。

  过了灞桥,魏元忠依旧没有返回的意思,直到行至城外荒坡,方才与楚河二人,纵马偏离队伍,行至荒僻之处。

  “狄公受诬,贬为彭泽县令,临行前恐难再有回转之日,特交代元忠,日后若有重回旧梦之心,还需请教李大人。”魏元忠突然开口对楚河说道。

  楚河闻言,却是不言。

  狄仁杰是名臣名相,他妥协于武则天的统治,却又依旧忠心于李唐皇室,可谓矛盾。

  事实上,他几次被贬,此番来俊臣的诬陷,武则天尽管心中不喜,却没有驳斥,便是尽因为于此。

  这魏元忠是谁,楚河昨夜也苦思了一番,总算也想了起来。

  此人历仕高宗、武后、中宗三朝,两次出任宰相,并兼具一定的军事才能,为贞观之治向开元盛世的顺利过渡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唐代众多的宰相中是比较有作为的一位。

  历史上记载,魏元忠是唐朝复国的重要人物,按照政治团体划分,他似乎是忠于李唐皇室的。

  但是经历的多了,楚河早就知道,历史并不可信。

  所谓历史的选择,并不是人物当时的选择。

  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在许许多多的瞬间,都会面临选择,而任何的一个念头或者一个变数,都会影响选择的结果。

  一个人被历史判定为好人,身在当时,当本身作为变数参与其中时,那么这个被判定为好人的人,未必就还会是好人。他有可能变坏,也有可能不变,也有可能更好。

  简单来说就是蝴蝶效应。

  所以楚河不确定,魏元忠眼下这番话,是不是在试探自己,所以唯有沉默。

  见楚河不答,只是策马而行,魏元忠的眼中闪过一丝失落。

  昨日酒宴,他就有心套出楚河的真话,看看楚河究竟有没有向着李唐皇室之心。

  毕竟楚河虽然被武则天一手提拔,政治态度却很有些暧昧。即便是为大理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