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3章 护身有双杰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昔日的洛阳,大唐的东都。

  如今的洛阳,大周的帝都。

  几十年前,也就是显庆二年(公元657年),李治下诏,置洛阳为东都。从那以后,大唐就有两个国都,东为洛阳,西为长安,并称为东西二京。

  二十多年后的光宅元年,武则天为皇太后,下诏改东都为神都。从那以后,洛阳的政治地位就开始逐渐超越长安。

  到了今年,也就是万岁通天元年,洛阳已经成为了大周唯一的国都,武则天乃至朝廷文武百官都在这里办公。

  ……

  ……

  万岁通天元年,八月十七,来俊臣和崔耕一行,进了洛阳城。

  他们从定鼎门而入,沿着官道一路向北,经过星津桥、天津桥和黄道桥,来到了皇城端门外。

  这是一个方圆数百丈的巨大广场,广场正中,一根铜柱高高~耸立。

  此柱高达十丈,柱身八面,每面五尺,上面刻满了为武则天歌功颂德的文字。柱顶上铸有一个腾云状的承露盘,盘上有四个龙人站立,共捧一个径约一丈的铜火珠。

  崔耕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周万国颂德天枢”,或者简称为“天枢”。

  饶是他两世为人,见到如此宏伟而壮丽的艺术品,都不得一阵阵出神,下意识地念出了两句诗来:“仙盘正下露,高柱欲承天。山类丛云起,珠疑大火悬。”

  “啧啧,崔长史还真是好兴致,这个时候居然还做诗?真是不知死活啊!”

  来俊臣听罢,不要阴阴地一笑,道:“前面就是皇城,你就别赖在这辆特制的‘囚车’上了,赶紧给本官下来吧!”

  “哈哈,来少卿果然一肚子草包,不学无术之名,果然名副其实啊!这诗乃是当朝成均馆祭酒李峤大人所作,本官只是吟诵一番而已。还作诗,做你妹的诗啊!”

  说着话,崔耕已经下了马车。

  来俊臣又被当众奚落嘲讽了,气得生吞活咽崔耕的心都有了。

  崔耕问道:“现在咱们该去哪?”

  “大理寺!”郭恪道。

  “丽竞门!”来俊臣道。

  二人同时说出,却是截然相反。

  郭恪脸上一横,喝道:“你来俊臣早就不是御史中丞了,凭什么带我兄弟去丽竞门?”

  “哈哈,原来伏远侯也有孤陋寡闻的时候啊!”

  来俊臣终于扳回一局,笑道:“陛下擢升本官为司农少卿的当日,她老人家亲自下旨成立了一个新衙门,叫推事院。此衙门主要负责由圣上下旨审问的官员,这些官员一律关押在推事院中。”

  郭恪长期在外地任职,还真不知道这事儿,“就算是这样,那也和丽竞门没关系吧?”

  来俊臣得意道:“那关系可大啦,丽竞门原属左肃政台,现属推事院。换言之,丽竞门的大牢,就是推事院大牢。丽竞门的狱卒,就是推事院的狱卒!”

  妈了个蛋的!

  崔耕一听秒懂,敢情这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