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31章 争分夺秒_蜀汉之庄稼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散,首尾难以呼应,最终不得不各自为战,整军被割的支离破碎。

  看似汹涌的大浪,冲撞在犬牙交错的岩礁上,化成无数的破碎。

  这是王平手里最后的一支战力,同时也是最精悍忠勇的队伍。

  每一个小圆阵,几乎都有一个核心。

  这些核心,要么是南乡系子弟,要么是有过参谋团经历,要么就是从讲武堂出来的。

  有的甚至就是集三个身份于一身。

  他们都是军中最坚实的骨干。

  战阵上血肉横飞,魏军仗着优势兵力,终是冲破了某个小圆阵,有人的兵器在被数个贼子强行击飞。

  在被魏军淹没之前,赤手空拳的士卒,仗着身上优良衣甲的保护,不顾一切的冲上去,用牙齿狠狠地咬在他所能咬到的地方。

  拼尽了最后一点力气,把自己的手指掐进所能掐到的地方。

  仅仅是为了能给贼军造成最后的一点点伤害。

  仿佛他们不是活生生的肉体,而是远超刀剑的神兵利器。

  空气中弥漫着浓血浸渍金属皮革的气味,再混杂某些不知名的臭恶,让人作呕。

  司马懿站在汉军营寨原来的栅栏位置,看着前方恶战,原本有些盛怒的脸上。

  以绝对优势兵力,久攻不下区区数千人的临时营寨,如何不怒?

  此时却已是惊骇,甚至一股恐惧之意由心底而生:

  “西……汉军如此死战不降,王平寂没无名,麾下将士为何堪能与前汉精兵相比?”

  “莫不成,莫不成,刘氏当真要三兴耶?”

  心里这些话,司马懿自然是不敢说出口的。

  但身为主帅,看到汉军如此疯狂,某些念头,竟是再也遏制不住,有如春日里的野草,疯狂生长。

  前汉与匈奴征伐不休,士卒之精锐,作战之顽强,犹为可称。

  不说卫青霍去病,就是不远万里前去戍守西域的将士,亦有“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之举。

  意思就是,面对匈奴人的围攻,困守关城的汉军,宁愿把弓弩上用动物筋腱做的弦和所穿皮革都煮来吃,也要坚守不降。

  正是因为前汉有这等壮举的将士,方才铸就了前汉的赫赫武功。

  从曹操时代就出仕的司马懿,这么多年来,见过的军阵不计其数。

  但如此有前汉精兵遗风的军队,可谓少之又少。

  因为后汉,特别后汉中后期,军中的将士的成份,已与前汉有了极大的区别。

  前汉的精兵,是由真正的良家子构成。

  而后汉中后期,所谓的良家子,并不一定是良家子,更大可能的是干着青皮勾当的浪荡子。

  更别说就算是名义上的良家子,在后汉军中,那也已经是少之又少了。

  多是由“商贾惰游子弟”“农野谨钝之人”组成。

  虽有乘制之处,但不讲戎阵,既不简练,又希更寇,名实不副,难以备急。

  到了黄巾之乱以后,就连名义上的良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