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97章 提督您继续_舰娘之火力提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俾斯麦号战列舰(德语:bismarck)是德国海军俾斯麦级战列舰的首舰,于1936年7月1日在汉堡布洛姆·沃斯船厂动工,1939年2月14日下水,1940年8月24日服役。↑

  www。biquku。la↑名字来源于德意志第一帝国“铁血宰相”奥托·利奥波德·冯·俾斯麦。

  俾斯麦号战列舰标准排水量达41700吨,是当时德国最大的战舰,也是纳粹德国上台后研制的第二型战列舰。1935年德国宣布废除禁止其建造军舰的《凡尔赛条约》,并向英国提出限制德国海军总吨位为英国海军的35%,英国欣然接受并与之签订《英德海军条约》,为德国建造大型战舰铺平了道路。

  俾斯麦号是德国一战战败后时隔二十年首次建造的正规战列舰(德意志级不被德国承认为战列舰,且其规格也远小于其他正规战列舰)。德国作为一战战败国,即使在二战前夕尽力发展军工业,经验的缺乏依旧是不可弥补的。因此,俾斯麦的设计中存在大量接近一战战列舰的陈旧设计痕迹:火力方面,俾斯麦装备4座二连装380毫米/skc34炮,在该炮与炮弹的制造中设计师受制于“高速轻弹”的落后理念,其弹药初速为820m/s,弹速较高但并不高于采取强装药的黎塞留和维内托级(当然后两者在实战中也体现出了炸膛,散布等一系列问题);但是弹重只有800公斤,导致穿深明显不足。在防护方面,俾斯麦采用了落后的穹甲设计,主装甲带又采取了垂直装甲,而高度却仅有米天窗有木有?,虽然在1万码以下的近距离炮战中防护效果不错,但远距离炮战中效能很差,另外,水线下的防护能力也不佳(实际上,俾斯麦的主要设计者海因里希·舒尔特对俾斯麦的防护设计相当不满意,并认为装甲应当延伸到更低的区域)。于是被剑鱼炸断了腿

  以上原因导致俾斯麦号战舰在正面炮战方面的理论能力明显低下于其他国家在二战中设计的新锐战列舰。而由于装甲布置量过大的原因,俾斯麦的吨位却超过了英德海军协定的规格,也比法意设计的黎塞留级,维内托级战列舰重了六千余吨。排水量大而炮战能力偏低的缺点一直令俾斯麦为后人所诟病。

  然而俾斯麦的性能也远远没有数据上显示得那样一无是处。俾斯麦级的设计用途并非是纯粹的舰队决战,而是一并考虑了舰队战与远洋巡航作战,甚或破交作战大型海盗船的需求,因此俾斯麦的续航能力非常好,以19节的速度可以达到8000海里的续航力(设计原意是达到1万4000海里),而意法的主要战场在地中海区域,因此上述两级战列舰的续航能力都非常差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