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09章 自由世界有内鬼_大英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修正》一文。该文章认为,将计划经济看作国家经济发展的唯一手段是极不合理的,只要把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才能获得经济的永续发展。

  只要把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你看,这不是和艾德礼时期我们把两种制度的优点结合起来的话术差不多么?

  在勃列日涅夫的支持下,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开始了对苏联的经济改革,由柯西金主持的苏联经济改革已在苏联国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据悉,当时全国总共有四万三千家企业采用新经济政策,占全苏联工业总产值的百分之九十四,重量不可谓不大。

  企业在利用资金进行大规模生产的自主性,同时也建立了企业自行处置的企业基金,另一方面,柯西金主持的经济改革允许通过企业成员工资制度改革,使企业成员获得物质上的满足。而完全接近市场的完全核算政策。

  当然了,这种东西,苏联干那叫苏修,换一个国家来做就不一样了,那可以叫革新开放,所谓双标无处不在。

  “经济的新增长点,能不能在东欧想想办法?”艾伦威尔逊不得不愁眉不展,英国现在的经济再次到了瓶颈。手中的殖民地值得开发的已经开发了,费力不讨好的未来也不会改变。

  一旦经济增长不足,你看看前首相艾登在外交上这么努力,选民一样不买账就知道,经济问题才是根本。哈罗德威尔逊上台,也是必须主打经济牌才行,世界大国的地位毕竟不能当饭吃。

  这一次柯西金改革,显然就是一个机会,艾伦威尔逊对理查德怀特吩咐道,“还缺少近年来意大利和苏联经济往来的情报,”

  “我马上让人送过来。”理查德怀特点头,意大利和苏联的经济往来,是一个公开的事实,不过无上权威要这个做什么?

  自然是强调和苏联扩大经济联系的作用,英国想要更进一步,就必须尝试返回传统的原材料来源地,比如说东欧。

  现在的情况很简单,法国和苏联集团不清不楚,意大利和苏联集团暗通沟渠,德国人倒是没有动静,但艾伦威尔逊知道德国人马上就会推动东方政策,因为西欧依靠自己发展已经开始见顶了。

  欧洲国家和英国的人均收入已经越发接近,英国不能坐在一边看着而无动于衷。

  这不是单独依靠国有化的问题就能解决,再者说,苏联都开始改革了,英国就不能借着苏联的改革取得双赢么?

  意大利不敢大张旗鼓的向苏联提供技术设备,他们把双方的合作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双方的合作主要集中在民用工业领域。意大利把冰箱、汽车、钢管等产品输出到苏联,并向苏联转让了一部分生产技术,从苏联换回了巨额的外汇和丰富的资源。

  最典型的就是苏联的汽车工业,苏联的汽车工业可以说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