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一五节 两种策略(一万)_汉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部似乎也有往河湟地区调遣的举动。

  这个似乎是因为时间紧迫,那边也只有一点简单的消息,送急报之时还没有来的及探查。

  而且他们也不确定情况如何,所以用了似乎这个词。

  按理来说,急报这么关键的东西,是不能似是而非的,但是其实不然。

  这种情况下的急报,是不可能只发一份的,基本上五天、三天一份,情况紧急些一天一份。

  而在护羌那边传出消息以后,他们就会提高警惕以防御为主。

  虽然没有了主心骨,但并不代表一切都陷入了瘫痪当中。

  而在长安得到急报,基本就到了两三日后了,他们在得到急报后,当务之急就是回报。

  告诉长安的态度,是打还是和,而打是进攻还是防御,让护羌那边有一个明确的路线可以走。

  而接下来大汉的朝堂就会运作起来,商议事情怎么处理,是派大将过去还是让大将领援兵过去。

  或者其他地方有战事腾不开手,派遣周边几郡将士前往支援。

  需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做出判断,然后长安这边大将或者大将带大军出发。

  刘彻给他路上拦急报的权利,然后根据陆陆续续得到的消息,支援的大将在路上就可以利用八百里加急遥控指挥。

  这种就是主将出事的情况下,而有敌来犯,主将在的情况下和这个也差不多。

  只不过少了一个从长安派兵的流程,一般都是刘彻会给将领下令,周边几郡调出兵马前往支援。

  小规模战争或者叛乱就是这样,而大规模的战争,那整个大汉就会动起来。

  那也不光是长安派些兵马的问题了。

  这几十年连年大战,各地叛乱,大汉对于这一套流程非常的熟悉。

  没有这行之有效的一套流程,大汉可能早就被人打进来了,新收的疆域也可能早就被抢了回去。

  现在更别提霍嬗就在路上,若是不惜马力,撒丫子狂奔,六七日内他就能够到达湟中。

  敌方的小规模进攻根本就不怕,而大规模进攻,你游牧虽然较快,但是没个十来日你到不了我大汉边境。

  知道了情况也就不怕了,怕的是什么情况都不知道,突然从哪儿冒出来烧杀抢掠。

  这就是情报的重要性。

  所以,接下来的行军路上,他准备不再抄近道走小路了,不然错过了随后的驿骑就不太好了。

  而霍嬗在看完战报以后,差不多就猜到了大体的情况。

  应该是李息逝世的消息羌人不知道怎么得知了一点,而且霍嬗敢保证,他们一定得知的是确定性消息,但是他们自己不敢全信,所以这是试探性进攻。

  霍嬗觉得他们得到的是确定性消息,是因为几件事。

  一是因为李息在去世之前,把一切差不多都安排妥当了,包括他死后的问题,隐瞒消息,留出这个给长安准备的时间差。

  而时间已经一个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