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85章 ,新旧之间的冲突_大明镇海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量都在大肆的增长。

  反观旧学,无论是新增的学校,还是学校,都远远无法和新学相比,这让他们觉得非常不安。

  在以前,识文断字的都是他们旧学出来的人,都是孔孟的学生,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新学人走出学校,他们同样识文断字,但却不是孔孟的学生,不尊孔孟之道,也不学四书五经什么的。

  而自古以来,谁掌握了知识就掌握了话语权,新学的迅猛发展,让他们感受到了自身的危机。

  自然而然的,他们就需要站出来,打击新学,维护传统儒家的地位,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利益。

  尽管现在是没有和他们争夺功名,可是在未来呢?

  谁都说不准,毕竟时代是在不断变化的。

  对于新学的人来说,他们在迅猛的发展,学校和学生的数量都在大增,同时他们也在不断的取得一个又一个成果。

  蒸汽机、火车、蒸汽轮船、收割机、耕地机等等这些实用的,能够大大促进生产力的东西就不说了。

  在其它方面,新学在医学、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等等诸多领域都在迅猛发展,对于整个世界的认识也是越来越深,他们逐渐掌握更加强大的力量。

  也是让他们开始深信新学才是正道,因为他们不断的研究,不断的转眼,研究事物背后所蕴含的真理,加以运用,造福人类,提高生产力,让交通变的更加的便捷、舒适,让生产变的更加快速、高效又省力。

  可是,他们却并没有什么太高的地位,朝堂之上的大臣都是传统的儒家出身的儒生,他们位居庙堂之高,手握大权。

  可是偏偏这些儒生们,除了会喊喊口号,写写漂亮的文章之外,并没有真正的大本事,在很多新学人看来,他们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大明的繁荣富强。

  有人主张新学人也应该走向朝堂,参与决策国家大事,不能在局限于从技术、生产的层面来参与大明的建设,而是应该从国家层面,参与大明的建设和发展。

  为此在一些新学学校当中,甚至于有新学的学生提出了新的治国国家的模式,这些模式甚至于都已经有了后世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些影子。

  新学和旧学之间存在着思想观念上的矛盾和冲突,同时也逐渐的存在对国家大事、朝廷权力上的利益冲突。

  这也是现在新学和旧学之间矛盾越来越深的重要原因。

  “难道要和历史上欧洲一样,出现一次次的运动才能够彻底的解决?”

  刘晋心里面忍不住叹口气。

  冥冥之中似乎好像看到了未来将要在大明发生的重大事情。

  其实刘晋心里面都已经预感到了,新学与旧学之间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冲突,而这种冲突最终又极有可能会衍变成革命、各种运动等等,最终将会是一方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可是刘晋并不想现在就看到这种冲突,大明需要时间,需要时间来发展,以确定自己对全球的统治。

  如果现在出现重重混乱,对大明来说显然并不是什么好事,特别是庞大的大明帝国,疆土太大,极有可能会因此四分五裂,这是刘晋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很多历史书都没有写这方面的内容,我觉得是不应该的,穿越者之所以是穿越者,那是因为骨子里面有着不同的思想观念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