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3章“叛逃”到香江_重生之一九七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连两天,206宿舍的三人,被学校政务处叫去了好几次。

  就在刚才,学校给他们三人下了封口令,此事不得外传,不得议论。

  靳俊杰这件事已算盖棺定论,他们一家人全都‘叛逃’到香江。

  本来,三人还打算去图书馆看会书,可同学的学习热情实在是太高了。

  这么晚去,一个空座都没了。

  三人站在图书馆书架旁,看了一个多小时的书,便一同返回了宿舍。

  进了宿舍,靳俊杰的床铺已经收拾空了,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床板子。

  看着已经空着的床位,靳俊杰好像只是一个过客,来过。

  但又没留下任何痕迹,好像也不曾来过。

  “老郑,你们那边往香江跑的,有很多?”李长山问道。

  郑子南长舒一口气,“嗯,很多,十几万还是有的,广东每个地区都有。广东有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江,家里只剩老和小。”

  “看你这表情,你不会,也有这个想法吧?”李长山问道。

  “以前有过,闹饥荒,不想被饿死!不过,现在不想了。这几年,我两个弟弟都参军了,我的工资也涨了,家里也就没再挨过饿。”郑子南回道。

  “香江有什么好?老郑,你给我俩讲讲?”李长山说道。

  “以前宣传,香江是资本家的天堂,穷人的地狱!可听从香江回来探亲的人讲,并不是这样。”郑子南说道。

  “那是哪样?”李长山问道。

  “对于富人来说,我不清楚有什么好的。但是对穷的只剩下力气的劳苦大众,香江还是挺不错的地方。据说只要肯出力,就能获得很不错的劳动收入。而且有钱了,买东西也不会有这样限制,那样限制,买卖还是挺自由的。”郑子南说道。

  “那你们那边,没人管这个?”李长山问道。

  “管?”郑子南摇摇头,“要是不拦着,我估计所有的广东人都得跑了!我们小时候就有很多长辈告诉我们,好好练身体,日后去香江。我们那里从小就练习游泳,比如,像我们村,一个农民干一天,收入为不到一元钱,而香江的农民,干一天活收入20多元。内地劳动一个月,不如香江干一天。两年前,靳俊杰老家番禺地区就闹得很大,同一个村子几个生产队长一起合伙偷渡,而且他们村民还去海边放鞭炮送行。”

  “这么名目张胆!没人管?”李长山说道。

  “海岸线这么长,也就管管蛇口、红树林那几个关键的地方。他们都是晚上,有钱的划船或者买点游泳圈、篮球之类的,没钱的,只能靠自己的本事游过去,顺利的话,一个多小时,就能游到香江。”李长山说道。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些事情,咱们还是别讨论了,靳俊杰走了就走了吧!咱们还是赶紧上床休息,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