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我们不是情敌吗 第36节_我们不是情敌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间领悟到他的意思。

  如果是陈彦听到这话,一定会说他师父有毛病,小题大做。

  果然艺术家就是艺术家,看人看事的角度存在共通性。

  “对。”孟迟笑着点了点头,思忖着说,“我师父和师公不一样,他对待茶艺很严格,可以说是十分尊崇。他不喜欢那些花里胡哨的茶饮,比如现在很火的那些奶茶店卖的茶,他看到就会直摇头,说这已经让茶失去了它原本的滋味儿。”

  孟迟还学着杨正风的语气说了一句“暴殄天物”,逗得郁庭之笑出了声。

  “杨自乐总说他老古董,老顽固。”孟迟笑了一声,继续说,“我偶尔也会这么觉得,但更能明白,对茶艺,师父有他自己的想法和追求。”

  孟迟想到了师公说的话,他说师父现在对“茶艺是什么”应该有了回答。孟迟想着,自己或许也知道师父的回答是什么了。

  “茶,对他来说,”说着说着,孟迟仰躺下去,看着天花板上继续补完下一句,“大概——就是高雅的,不容玷污的艺术品。”

  在第一次授课时,师父就和他说过茶艺是什么。

  他说茶艺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到了宋代才迎来流行时期,有了规范的仪式流程,之后不断演化,对茶、水、环境,都有了较高的标准要求,一直流传至今,发展成现代茶艺。

  他说广义上的茶艺,就是如郁庭之所说的,是茶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比如研究和茶叶有关的学问,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和饮用方法等等一系列的原则原理。

  他说狭义上的茶艺,是指如何冲泡出一壶好茶的技巧,以及如何享受一杯好茶的艺术,是整个品茶过程中对高雅意境的体现。

  茶艺师通过礼仪规范的茶艺表演,传播讲解茶叶知识,对茶叶的色香味形逐一品鉴欣赏,秉持茶人精神,修身养性,悟道自省。

  最后那段话,孟迟记得最清楚,因为他有无数的师兄师弟,都没有做到。

  他们有的半途而废,去另谋别的出路;有的考证离开,在某个茶馆做一个无情的泡茶机器;也有的学艺有成,比赛拿奖,却进入了浮华的名利圈,更别提什么修身养性了。

  “那你呢?”一直静静听着的郁庭之忽然问,“你对茶艺的追求是什么?”

  孟迟从回忆里回神,这时候才发现郁庭之已经走到了床边,正单膝跪在床沿,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我啊。”孟迟想到从师父家回去的那晚,杨自乐说的那句“学茶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赚钱?”

  就这一点上来说,孟迟和杨自乐存在思想上的共鸣。

  或许是因为郁庭之看向他的眼睛太过专注,仿佛里面有着诱人灵魂的东西,孟迟鬼使神差地吐露了心中所想:“其实我是个俗人,最开始跟着师父学茶艺,就是为了有个地方待着,然后还能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