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章 难以想象_旧日音乐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呵呵,波格来里奇,你可能还是没想清楚一个问题。”

  “不管你想采取什么方法,把晋升邃晓者的评价大权抓在手中,让后来晋升所有官方组织高层都带上‘受你扶持’的烙印,那些晋升的主体都永远是艺术家本人,这件事情都永远是一件‘艺术范畴’的事情。”

  “而艺术流派的变化趋势,艺术价值的评价体系,在不同时代,具备哪些特质的艺术家能更快实现升格,这永远是以博洛尼亚学派和我神圣骄阳教会为权威,你特巡厅是不可能跟得上的......”

  办公室里外围的白炽簇拥着如黑暗漩涡般的书桌,雅宁各十九世用一支燃烧的羽毛笔书写着回信密件。

  “理论依据啊......”教宗的目光投向浸没在黑暗中的一沓书籍。

  准确的说是九本,正是北大陆曾经的那位范宁总监在授课“导论”后,又系统着下的《和声学》《对位法》《曲式分析》和《配器法》教程上下册,还有一本记载着“宁式教学法”的《合唱教学与指挥》。

  他的“格”已经在接近“新月”的途中了,除却他的作品,现在这些理论教材也几乎能在每一所学校、每一位钻研音乐的人的书桌上找到。

  一部分学者会忍不住去思考:既然范宁能将过去这几个音乐时期的创作理论提炼出来,那让他去提炼先锋派作品的创作理论,他能做到吗?

  很多人都在争论不休。

  有人说可以,有人说不行——先锋派中的“无调性”,本来就是打破传统24个大小调体系之后的“和声与对位规律”,又何来再去总结新的《和声学》和《对位法》这一说?

  还有得到更多支持的一种观点认为,即便范宁今后能拿出新的理论去解释先锋派作品,那这套理论也肯定无法和解释“悦耳”的传统理论通用相容,它不会是沿袭,不会是革新,而仅仅属于“为了解释新的东西而增添新的东西”。

  所以总体的结论是悲观的,无调性音乐当下更多被冠上的,还是“混乱”或“情绪发泄”之名,有守旧的人排斥这种“混乱”,有革新的人拥抱这种“混乱”,也会有人利用“混乱”实现更多的神秘侧野心。

  当然,众人也承认,如果想把这种“混乱”同样至于理性的规则之下......最起码范宁本人是最有希望做到的,现在在他也不知所踪的情况下,其余人恐怕是不用妄想了。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