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三章 何为懂音乐?(4K二合一)_旧日音乐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挡住舞台的视线。

  而横幅上面十分显眼地写有:乐章之间无须鼓掌。

  定音鼓带着最后一个和弦结束后,仍有几位在心里高声叫好的劳工,下意识地拍了几下手。

  舞台上响起了几声稀稀拉拉的掌声,但这些人马上就被身边的其他劳工轻声制止了。

  “嘿,伙计!就算你没注意推车,曲目单上也写着呢!”

  好在第一乐章比较热烈欢快的结局下,这几声并未造成过多违和感,因为听众们压抑的咳嗽声也是在那个时候出来的。

  第二乐章结束前,小绅士故技重施,推车而过。

  这一次的行板乐章,结束后的气氛是比较静谧唯美的。

  但是,无人再伸手鼓掌。

  “乐章间鼓掌这种小事,那帮人看似是所谓‘维护艺术’,实则是居高临下的优越感。须知在以前的歌剧演出中,观众频频对处在歌唱状态的演员报以掌声,那还是尊重肯定的体现呢,这个惯例也是从浪漫主义开始才慢慢形成的嘛…”

  “如今新听众的习惯和默契,是我们可以慢慢引导培养的,如果某音乐厅或剧院开业一段时间了,还是老存在乐章间鼓掌的现象,至少有八成责任要归咎于院方的管理问题,而这问题并不难解决,为什么他们不解决?归根到底是思想认识上不到位…”

  ——范宁在之前布置此项工作时,对特纳艺术厅的工作人员们如是说道。

  如今,这种仪式般的暂告段落,让很多人体会到了奇妙的默契和感动。

  直到七八秒后,情绪的余韵基本释放得差不多了,压抑住的咳嗽声才开始在交响大厅响起。

  第三乐章…第四乐章…最后是热烈的欢呼声。

  一线媒体、乐评人和学者们感到意外,而《喧嚣报》的主编麦考利,《事件报》的小胡子记者等一票挑刺者觉得十分失望。

  倾向性的负面报道能吸睛没错,但自己也不能见点风就说是大雨,或者无中生有吧?

  音乐会在热烈而有序的状态下一直顺利进行。

  散场时,《事件报》的小胡子记者,终于开始了他的采访行动。

  “这位先生,可以问一下您最喜欢哪首作品吗?”他逮着了一个穿灰棕色粗布棉衣,脸色皮肤粗糙黝黑的中年男人。

  这是一位提前两个小时出发赶过来的近郊农民,回去仍需两个小时,这让他脚步有点赶,但突然听到有人出声询问,他本能地站定了下来。

  “波尔卡,叫波尔卡的那几首我都喜欢。”

  “那您觉得有没有听懂这些交响乐?”小胡子记者追问道。

  “我是种田的,为什么会听不懂?”中年男人摸着后脑勺,露出了憨厚但疑惑的表情。

  “《电闪雷鸣波尔卡》就是我们庆丰收跳舞时赶上了大暴雨,《闲聊快速波尔卡》就是庭院里妻子女儿和大婶们扯家常,还有一首什么来着…”他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