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九章 宋忠来了_大明:我摆烂了,老爹是胡惟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另一番景象了。

  倘若他真的能凭借这件事压倒胡汉山,提高在淮西勋贵子弟里的名望,有希望成为下一代的胡惟庸。

  南雄侯表面上会责怪嫡长子赵庆元,却也乐见其成,是个父亲都想自己的儿子能够更有出息。

  还没等到赵庆元离开教坊司,宋忠带着一大批锦衣卫走了进来。

  群情激奋的教坊司内,因为一大批的飞鱼服,霎时间陷入了寂静。

  不过试馆读书人脸上没有半点对锦衣卫的恐惧,全都是一脸看笑话的神情,视线都落在了胡汉山的身上。

  试馆读书人们都知道胡汉山没有真的贪墨了赈灾粮食,抢走的赈灾粮食全部换成了麸糠。

  金陵里盛传胡汉山贪没了赈灾粮食,都是为了各自的私利污蔑他。

  试馆读书人们了解赈灾时的真实情况,拥有锦衣卫和通政司的洪武皇帝更不会被金陵的各种传闻所左右。

  方孝孺揉了揉浮肿的脸庞,疼的他嘴角直抽抽,看到锦衣卫来抓胡汉山了,不免有些出了恶气的幸灾乐祸:“我等不是不知道洪武皇帝看重老百姓。”

  “可你看看你在泾县都干了些什么,把粮食全部换成了喂给牲口的麸糠。”

  “这是给人吃的东西?分明已经不把老百姓当人了,看你这一次还怎么躲过洪武皇帝的问罪。”

  黄子澄的想法和方孝孺一致,都认为胡汉山这次真的是在劫难逃了。

  当时负责赈灾的正是赵庆元,会做出那么一副无为而治的样子,就是得到了黄子澄的提议。

  赈灾结束了救活了老百姓,作为赈灾正使的赵庆元,自然就会有一份功劳。

  万一办事不利,正赈灾出现了差池,赵庆元就可以顺手一推把所有的罪责推在胡汉山身上。

  毕竟,赵庆元一直都在衙门里总揽所有的事物,真正在分发赈灾粮食的那人是胡汉山。

  黄子澄看了一眼赵庆元,对于自己的师爷名望有了更大期待,想必要不了多久就有更大的提升。

  整个金陵都会知道黄子澄作为赵庆元的师爷,一手扶持他,整倒了左丞相胡惟庸的嫡长子。

  这么一份惊人的师爷政绩,就是黄子澄踏着胡汉山的名头,往上爬的重要时机。

  江西试馆的读书人们看向黄子澄的目光不一样了,不仅仅是敬佩他作为闻人的身份,更是多了几分崇敬。

  黄子澄还一副得了便宜又卖乖的模样:“不知道小丞相家里有多少银子。”看書喇

  “想要把小丞相捞出来也不难,只要小丞相肯出银子就够了。”

  试馆读书人哄笑起来。

  “哈哈,没有一万两大明宝钞说什么也不干。”

  “一万两?你这是看不起小丞相,怎么说也得给个三五万两大明宝钞。”

  “银子有什么好的,学生要是小丞相立即拿出五百亩上好的水浇田,恳求黄师爷救他一条小狗命。”

  就在所有的试馆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