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00章 有征无战_汉道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业即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最典型的除了纺织业、皮毛业,还有造纸、印书、笔墨等行业。

  河东有大量的山林,烧制的松烟墨非常受文人欢迎。

  河东制的笔也有不少精品,在全国推行教化的背景下,增长势头喜人。

  河东有大河之利,塞外的皮毛很容易运进来,成本极低,经过加工后,再销往山东,获利颇丰。

  荀彧掰着手指,如数家珍,上计簿上一个个枯燥的数字都变成了鲜活的生活。刘协甚至能从他的神态中看出百姓的富足。

  说到最后一个问题,荀彧出奇的简洁。

  河东提供不了多少粮食,但是可以提供腌肉。盐是安邑盐池的盐,肉是西河、上郡牧民缴纳的赋税。入秋之后就开始准备了,现在已经摆满了仓库,随时可以起运。

  刘协听了,非常感兴趣。用腌肉作为军粮是农学堂刚刚研究出来的办法,现在还在试验阶段,荀彧倒是抢先一步。

  他问了一下。荀彧坦然地说,他有两个信息来源。

  一是农学堂的研究,二是胡人牧民的经验。

  荀谌离开长安后,途经河东,与他说起过农学堂的研究,他非常感兴趣,特地派人去长安找到石韬,询问相关的方法。

  胡人牧民也有腌肉的经验,不过盐太难得,所以他们舍不得用,通常用烟薰或者直接风干。

  两者一结合,荀彧就搞出了能够长期保存的腌肉。口味还不错,平时能当干粮吃。事实上,这个方法推广之后,一些百姓就照这种办法保存肉类,免得一时舍不得吃而坏掉。

  刘协非常满意,最后问了一个问题:“关于冀州用兵,令尹有何建议?”

  荀彧躬身一拜。“陛下,臣只有六个字:王者有征无战。”

  刘协并不意外,也不着急表态,示意荀彧详细解说。

  “秦灭六国,以楚赵最为惨烈。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如今之汉,实则楚人后裔,楚人的仇也算是报了。可是赵人的仇,却一直没有报。”

  刘协一愣。

  这怎么越扯越远了?

  之前说冀州人的心结是光武皇帝的皇后郭圣通,现在荀彧又说到了赵国,将来是不是还要扯到涿鹿之战?

  见刘协疑惑,荀彧却不意外,缓缓说道:“陛下,王朝有兴替,人却还是那些人,尤其是家族,追根溯源,其实大半是当年的王公后裔。因为每年祭祖,追溯祖宗,他们的记忆远比普通人长远。”

  刘协眨眨眼睛。“所以,朝廷是摆脱不了秦军的影子了?”

  “摆脱不了。”荀彧笑了起来。“不过陛下已经快要跨过去了。”

  “此话怎讲?”

  “陛下,武王伐纣的军队也是从西而来。如今抚军大将军在河南不杀人,不屠城,却去防秋汛,为百姓谋福祉,谁还会说他们是虎狼之师?之所以冀州不降,只是犹豫不决,不知道这是一人一时之仁,还是朝廷行王道之意。如今陛下亲征,若能秋毫无犯,有过于抚军大将军,百姓自然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又哪里需要陛下血战呢?”

  刘协恍然大悟,盯着荀彧看了一会儿,笑着摇了摇头。

  “令尹真是好口才。”

  荀彧躬身道:“陛下,这是臣的肺腑之言。”

  刘协想了想。“令尹对良田如何看?”

  “臣自然是支持的,只是……不宜仓促。”

  “长安论讲在即,争鸣的文章发了不少,却多是在野之人,州郡大吏尚无人发声。令尹在河东四年,治绩常为天下冠,是不是也该发表一点感想,说一说对度田的看法?”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