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69章 祸伏相依_汉道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头,打量着诸葛亮。

  诸葛亮点点头。他和天子一直保持联络,自然知道张松的出彩表现。

  “不出意外的话,下一任司徒会是荀或,能和他竞争的人不多,也就是一个刘巴。可是荀或、刘巴之后,有机会担任司徒的人就多了。你最聪明,却也最年少,可能要吃点亏。”

  诸葛亮无声地笑了。“周公深谋远虑,我没想到那么远。”

  周忠看了诸葛亮一眼,有些不悦。“孔明,这不仅是你个人的事,也是国家大事,不能儿戏。你以为我是贪图个人私利吗?不错,你是我推荐的,但这绝不是全部。司徒理民政,能否胜任,关系到数千万人的福祉,也关系到大汉几十年的国运。我希望你能做司徒,掌国柄,协助陛下,建太平盛世。”

  诸葛亮想了想。“周公,不管我能不能出任司徒,你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

  周忠眉头微皱。“何以见得?”

  “天子是一国之君。”诸葛亮轻声说道:“他有志实现天下太平,就算没有杨德祖,没有我,他也会找到其他人。可若是他因为某些事改变了想法,别说我们,就算是圣人再生,恐怕也实现不了太平。”

  “你说的某些事……是什么样的事?”周忠眯起了眼睛。

  诸葛亮笑笑,却没有回答。他转头向西,目光越过太行山,看着远处天边的几朵白云。“敢问周公,儒门最理想的治世是什么样的?”

  周忠脱口而出。“天子垂拱而治,众臣以德行教化百姓。”

  “像渤海那样吗?”

  周忠再次皱起了眉头,有些不甘心的说道:“渤海……不好吗?”

  “不能说渤海不好,只能说渤海还不够好,至少离王道还有不小的距离。”诸葛亮转回头,目光湛然。“对渤海而言,天子已经垂拱了,为何还不能实现王道,这是我们儒门中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圣人说日三省吾身,又言绝四,我们不能只要求天子,亦当要求自己,这才是君臣相处之道。”

  周忠嚅了嚅嘴,微微颌首。

  他听懂了诸葛亮的意思。

  天子诚意拳拳,他们也该敞开胸怀,不能再固守之前的想法,否则君臣相处难以长久。

  “周公此次入朝,必有大事要议。周公若能坚信天子诚意,坦然相对,就算有什么分歧,也是可以讨论,可以解决的。三十年后,太平至,盛世现,后人怀念今日,必有诸贤名号。”

  周忠笑了,抚着胡须。

  他已经想到了这一点。

  天子向来不重礼仪,这次突然召大臣奉朝请,自然是有大事要商议。联系到皇嫡子的诞生,不能不让人心潮澎湃。

  大概率是要立太子。

  虽说天子还年轻,刚刚弱冠不久,但是立太子依然是一件大事。

  唯一让人不安的是,少年天子立太子,在历史上往往没有好结果。

  所以他也不知道如果天子要立皇嫡子为太子,他是应该支持,还是反对。

  不过诸葛亮提醒了他。不管什么事,只要君臣之间互相信任,出于公心,都可以摆在明处,不必勾心斗角。

  或许关于荀或之后谁任司徒这件事,也可以找机会和天子谈一谈。

  毕竟在天子心目中,诸葛亮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选,是天子一手调教出来的。

  杨修出身弘农杨氏,天子不能不有所忌惮。张松虽然出身中小门户,却形容丑陋,无大臣之相。真要说起来,他的机会也许还不如祢衡大。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