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23章 水到渠成_汉道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破烂烂的,没有加以修缮。

  长安如此,洛阳更是如此。

  这种情况下还要指责他没有诚意,不能以德治国,实在说不过去。

  ——

  相较于士大夫的复杂,普通百姓——尤其是冀州百姓——的态度则比较一致。

  他们其实并不能真正理解那些圣贤、大同之类的东西,但他们清楚一点:天子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

  为了能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土地,吃上饭,穿上衣,天子几乎要和读书人开战了。

  而且,天子为黄巾正了名。

  他们不再是无恶不作,犯上作乱的蚁贼、蛾贼,只是穷得没有饭吃的普通百姓,不得不拿起简陋的武器,舍命相搏。

  这一点对冀州百姓最重要。

  黄巾的大本营就在冀州,冀州人付出的代价也最大。仅是广宗一战,黄巾战死者三万余人,赴河而死者五万余人,被俘的妇孺老弱更是数不胜数。

  如果不是被逼得走投无数,谁会宁肯投河也不投降?

  那些读书人满口仁义道德,却不肯为他们说一句公道话。

  如今这句话却从天子口中说出来,让冀州百姓喜出望外,百感交集。

  这样的天子才是我们的天子。

  百姓这么想,军中的将士更这么想。

  刘协当初在华阴时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的故事被人广为传诵,甚至有被神话的倾向。

  而传播这些神话最积极的,就是左将军杨奉及其部下。

  据说杨奉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当年天子和我讨论用兵时,都没你这么牛逼。

  ——

  夏日炎炎,蝉声高亢。

  唐夫人的马车在河南尹治所前停住。她提着裙摆下了车,从侧门快步走了进去,穿过长长的走廊,直到后院。

  荀俣眼尖,第一个看到了唐夫人,欢呼着扑了上来,投入她的怀中。

  荀彧的夫人唐氏抬起头,看到唐夫人,连忙放下手里的针线活,拍了拍衣摆,笑道:“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也没提前通知一声,好去接你。”

  唐夫人摆摆手。“有什么好接的,又不是第一次来。文若呢,什么时候有空?”

  “今天不在府中,去城外了。农学堂的石广元几个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铁犁,据说一人一牛就能耕地,他赶去看看。如果可行,他打算做一些,今年秋天也可以少买一些牛。”

  唐夫人哈哈一笑。“原来他已经知道了,倒免得我饶舌了。”说着,她从侍女手中接过一卷纸,递给唐氏。“这是他们准备印的书,我看到这犁,觉得有用,特地赶过来让文若看看。”

  唐氏接过,看了一眼,感激地说道:“真是让你费心了。”

  “看你这话说的。”唐夫人嗔道:“都是一家人,何必这么见外。我知道,杨公那篇文章发表之后,文若有些压力。不过他也不用想太多,天子对他的信任不会少,对颍川人的期望也一直很高,他大可不必担心。”

  唐氏顿时精神起来。“天子有消息来?”

  “嗯。”唐夫人含糊地应了一声,转而问道:“文倩最近可有书信来?”

  唐氏点点头,让荀俣去取荀文倩的家书,想了想,又补了一句,让荀俣将荀恽的家书也取来。

  唐夫听了,有些紧张起来。“长倩的情况如何?”

  唐氏眉头微蹙。“情况比预期的麻烦。那个叫贵霜的倒是想向我大汉称臣,但西边有个大国却不肯,非要贵霜向他们称臣不可。西域都护已经赶去迎战,兵力不足,要求鲜卑人又折了回来,配合西域都护府作战。”

  “大国?哪个大国?”

  “我哪记得清。”唐氏想了想。“听说那个大国姓安的人特别多,之前还有个太子跑到我大汉来了,在城外的白马寺传浮屠道。”

  “安世高?”

  “好像是吧。”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