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六章巡视青州_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紧密监视就可以,他蹦跶不到哪里去,再等等看。”赵无忌打算利用李员外,钓出李懋芳这条大鱼。

  在济南府停留了五六日之后,五省总督卢象升终于等到了杨嗣昌,于是大军再度开动,向着青州府缓缓而行。

  这位明末杰出的将领,天雄军的核心人物,是崇祯年间难得的文武双全的将帅。

  卢象升,字建斗,天启二年进士,兵部左侍郎,总督五省军务,身材高大强健,善射,武器乃是一把沉重的关公大刀,武功高强,战场之上,常身先士卒率先冲杀,无往不克。

  崇祯二年,皇太极大军包围京师,天下震动,崇祯下旨令各地勤王,当时尚是大名知府的卢象升,于是募集了一万精兵,应诏勤王,这一万人,便是天雄军的前身。

  天雄军,招募的士卒都是兄弟,朋友,同族,彼此之间同气连枝,战场上配合默契无间,战力极强。

  天雄军起兵以来,屡战屡胜,鲜有败绩,卢象升也以军功不断晋升,天雄军的队伍也慢慢扩大,到如今已有两万余人。

  卢象升的本意其实不打算来山东的,在他看来,赵无忌谋反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去青州府并没有什么意义,奈何圣意难违,接到旨意,他只得点起五千精兵,并监军高起潜,一同前往山东。

  此时高迎祥,李自成等人在河南被卢象升打败,向西北逃窜,眼看河南即将安定,卢象升这才放心前来山东,不过谨慎的他依旧留了一万五千精兵在许昌,以作防备。

  午后的官道之上,一行长长的队伍走过,卢象升今日没有骑马,而是坐着轿子,他和杨嗣昌的轿子齐头并进,两人边走边聊。

  这回前去青州的兵马,换成了山东总兵刘泽清手下的山东士卒,共计七千人,他带来的五千天雄军,则被留在了济南府。

  原来卢象升自到了济南以后,见过了巡抚李懋芳和布政使张秉文,随后便前去拜见封地在济南府的德王朱由枢。

  朱由枢见到天雄军兵强马壮,十分欢喜,拿出了五千两银子用于劳军,随即又提出打算让天雄军在济南府驻扎修整几日的要求,卢象升本欲拒绝,没想到监军高起潜抢先开口,答应了德王。

  于是卢象升只得向山东总兵刘泽清调兵,调来了七千精锐,带着这些人前往青州府。

  而高起潜则以监军为由,留在了济南府,至于青州府之事,他就全部托付给了卢象升,杨嗣昌两人,说道一切任凭两位大人做主。

  高起潜被赵无忌坑过一次之后,便有了心理阴影,他不愿意去青州,卢象升也不勉强他,总之不过是一次例行公事的巡视,便由他去了。

  “留下高公公在济南府,想来卢大人也认为,赵无忌并无谋反可能。”杨嗣昌坐在轿子里,含笑看向一旁的卢象升。

  两人的轿子齐头并进,轿子上的窗帘卷起,二人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表情。

  卢象升嗯了一声,“赵无忌要降后金,早就降了,何必等到如今,当初神木弹丸之地,城小兵寡,面对多铎的后金强兵,他都没降。”

  杨嗣昌点了点头,“卢大人所言极是,本官虽然没见过赵无忌,却看过他的诗,人生若只如初见,写得何等飘逸出尘,非品行高洁之人,写不出这等诗,是以本官也觉得,赵无忌图谋造反,真乃无稽之谈。”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